首页文章详情

“酒店一码通”融资启新程 赋能酒店数字化和智能化新未来

氪友3vi42025-07-07 14:19
酒店一码通赋能中小酒店,数字化住中服务降本增效

酒店住中场景和“酒店一码通”:重新定义酒店业的数字化未来

在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住中服务”正从一项创新功能逐渐演变为行业刚需。华住、亚朵等头部集团已通过自有应用实现送物、续住、在线客服等功能,但这一服务仅覆盖不到10%的酒店市场,大量单体及中小型连锁酒店仍依赖传统人工流程。这一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正是“酒店住中场景和‘酒店一码通’”项目的起点。

从痛点中诞生的解决方案

项目创始人李祥祥深耕酒店行业五年,曾担任多类型酒店店长,深知行业痛点——客人对服务与隐私的诉求日益提升,而酒店方则面临人力成本高、服务响应滞后、与大型酒店集团差距越来越大等问题。例如,71%的客人希望在线办理续住以避免排队,90%的住客要求服务请求(如送物)在5分钟内响应,但现实中却常因前台人力不足和数字化较低而难以实现。

基于此,团队于2024年3月启动项目,8月推出内测版本。测试阶段,产品在一批合作酒店中展现出显著效果:维修工单响应时效从30分钟压缩至8分钟,增值服务(如餐饮推荐)转化率达7%-12%,差评率下降超20%。然而,因初期资金不足,项目一度暂停,这也凸显了市场亟需成熟解决方案的迫切性。

技术亮点:功能集成与场景创新

与市场上功能单一的同类型工具不同,“酒店一码通”以“住中服务”为核心,集成四大模块:住中场景、会员系统、订房系统及增值服务。其技术独特性体现在三点:

1. 功能全覆盖:一键投诉、扫码开票、客房送物、电子行李牌等13项功能覆盖入住全流程,支持酒店个性化配置(如定制枕头选择)。

2. 数据驱动:需求热力图帮助酒店优化人力排班,会员行为标签系统提升复购率,私域流量转化模块则帮助酒店减少OTA平台佣金依赖。

3. 成本优势:轻量化设计适配不同规模酒店,连锁集团可接入API定制开发,单体酒店则可通过标准化模块“即插即用”,部署成本仅为竞品的40%。

25万家酒店的增量市场机会

中国现有35万-37万家酒店,其中60%为数字化水平薄弱的单体酒店,即使是连锁品牌中,约80%尚未建立完整的住中服务体系。这一市场缺口意味着项目可触达的潜在客户超过25万家,而竞争环境却相对宽松——除头部集团的封闭式系统外,市场仅存在零星功能简单的小程序,定价和体验均不具备优势。

根据财务模型测算,若以年服务费400元/家的定价推广,项目在三年内覆盖2万家酒店即可实现年营收800万元,利润率约30%。随着数据积累和生态能力增强,远期可通过开放API调用、增值服务分润等模式突破传统SaaS收入天花板。

未来规划:从试点到生态构建

团队计划分三步推进:

1. 试点验证期(1-12个月):打磨核心功能,在10家酒店完成闭环验证,用户需求响应率需超80%;

2. 规模扩张期(13-36个月):通过分层定价和区域代理网络,覆盖超1万家酒店,年营收突破500万元;

3. 生态构建期(37-48个月):开放数据接口,接入第三方服务商(如智能硬件厂商),形成酒店数字化服务生态圈。

用户反馈与行业期待

内测阶段,合作酒店反馈显著降低了前台工作量,且差评处理的及时性提升让客户满意度增长15%。一位单体酒店管理者评价:“过去我们只能羡慕连锁集团的技术能力,现在能以极低成本获得同等甚至更强的工具,这可能是中小酒店弯道超车的机会。”

创业者心声

李祥祥表示:“酒店业不应因规模或品牌差异形成数字鸿沟。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家酒店都能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前沿的技术赋能,重新定义效率与体验的平衡。”目前,团队正寻求150万-300万元融资,用于产品完善、市场推广及团队扩充。这一融资规模基于实际测试数据测算,目标是在12个月内验证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为规模化复制奠定基础。

在数字化转型的十字路口,“酒店一码通”的探索或许将推动整个行业走向更开放、更普惠的智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