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P源头抓起、让漫剧的成本更低,笔落惊鸿用AI赋能内容生产全链路|早期项目
作者|兰杰
编辑|乔芊
漫剧风口上的公司又多了一家。
在AI工具的加持下,漫剧继承了传统短剧的商业模型,同时重新将成本降了下来,在今年创造了又一个增长奇观。笔落惊鸿(全称“北京笔落惊鸿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入局,成为了这一风口上的公司。
IP同样是门好生意,也是短剧乃至漫剧行业所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笔落惊鸿选择从源头抓起,培育自己的IP,以小说、短剧、漫剧等作为放大器,实现IP的轻商业化开发。
公司于今年5月正式创立,核心成员大多数来自字节跳动、腾讯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有着丰富的内容行业从业经验。团队核心技术骨干还参与过字节跳动AIGC内容生产平台从0到1的搭建。
笔落惊鸿的创始人王礼兵,有着十余年的网文行业从业经验,以及足够垂直的简历——历任宜搜小说内容总监、番茄小说策略运营负责人、字节跳动垂类产品安全策略负责人,具备从编辑、运营、产品到审核等数字阅读行业全链路经营管理经验。
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包含网文生产、短剧剧本生产以及短剧和漫剧的制作。旗下产品包括结合海内外多个大模型搭建的AIGC工具“创作鲸”等,以及即将上线的一款付费阅读App。
半年多的时间,公司人数已经拓展到了5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占大头,也因此笔落惊鸿旗下的AIGC工具在降本增效上有着较为出色的表现。
通过自己的AI工具,笔落惊鸿已经可以包揽漫剧的生产全流程,每天可以产出15-20分钟的内容,对应15-20集的漫剧。一些3D高质量AI内容,笔落惊鸿可以做到每天产出2-3分钟的内容,在细节的拟真上、人物外貌的统一性上,均有着较好的呈现。
对比之下,通过精细化调整和模型匹配,团队制作漫剧(包含沙雕漫、动态漫乃至3D漫等)所需的成本最低可压缩到每分钟十几元到数十元不等。
创始人认为,漫剧会是一个长久的风口,因为它的成本足够低,且不会因为演员身价的上涨产生成本波动。
巨量引擎数据显示,抖音端漫剧商家为自然流付费的金额从2024上半年的0,一路增长至今年二季度的超300万/天、8月的超1000万/天。
迄今为止,笔落惊鸿在剧本、短剧和漫剧上的收入已经达到了数百万元,可以覆盖签约网文作者和买断网文作品的成本。
网文业务是笔落惊鸿押注的长线目标之一。
在网文行业,中小作者普遍面临着稿费不透明、平台分成下降,以及AI内容冲击等问题。由此,作者的生存空间被挤占,行业里一些好的、有创新性的内容也难以被看见。王礼兵担心,这种状况持续下去,行业会不再有“新鲜血液”进来。事实上,坚持对内容的追求,为中小作者提供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平台,也是王礼兵创立笔落惊鸿的初衷。
凭借着深厚的行业积累,创业不过半年的时间,笔落惊鸿已经签约了150位作者,同时储备了数千名作者的资源池。
在与作者的合作上,公司坚持理想至上。
具体来讲,公司与作者的合作包含买断和分成两种模式。买断模式下,笔落惊鸿的编辑团队会根据作者过往的作品和交付质量来进行判断。最高的一次,公司给予了一位作者20万元的买断费用,彼时,相关作品还没有进行变现。分成模式下,公司愿意给作者扣除运营费以外的全部收益。对比之下,网文行业的分成比例平均在50%左右。如今,笔落惊鸿签约的作者中,已经有人赚到了数万元的分成。
“我们保底买断的费用平摊下来,可以达到30-1000元/千字。”王礼兵表示。
公司希望可以通过买断制,吸引已经有一定成绩的网文作者,保证前期内容的积累。同时通过几乎是行业内最高的分成比例,抓住更多的新作者,做到可持续发展。
短期内,公司要靠剧本、漫剧和短剧业务养家。未来公司希望网文这块业务可以独立,且反哺其他业务。
此外,凭借公司的AI人才和技术,笔落惊鸿还考虑与游戏公司等达成合作,做影视互动游戏乃至3D游戏等。在王礼兵向36氪呈现的一段3D游戏的Demo(游戏开发过程中的演示版本)中,已经展现出了与传统网游接近的动作连贯性和画面精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