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详情

徕芬紧随大疆入局,智能清洁赛道上演大乱斗,家用机器人是终局?

雷科技2025-11-17 18:30
新老玩家大乱斗。

据硬氪报道徕芬已确定进入洗地机行业,负责人来自大疆,「这一业务已经持续至少半年,为内部保密度极高的项目」。

无独有偶,大疆今年 8 月正式进军智能清洁市场,推出旗下首款扫地机器人产品 ROMO 系列。两件事结合起来,引发外界遐想。

大疆是无人机领域的代名词,徕芬则是美容科技领域走出的新玩家,今年这两家企业「跨界」进入智能清洁领域,让本已拥挤的这条新赛道,竞争更趋白热化。

大疆 ROMO P 扫地机器人(雷科技摄制)

智能清洁赛道拥挤,洗地机型号已上千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清洁电器行业销售额 423 亿元(同比增长 24.4%),零售量 3035 万台(同比增长 22.8%),单台均价 1394 元;从增幅看,清洁电器在全品类家电市场表现亮眼;从体量看,清洁电器年市场规模突破 400 亿元;位列空调(2071 亿)、冰箱(1434 亿)、彩电(1271 亿)、洗衣机(1004 亿)、厨小电(609 亿)之后的第六大家电品类

清洁电器品类正在掀起的智能化、科技化浪潮,是这一行业重拾高增长的关键原因,故而这一品类也有了个更加流行的新称谓——「智能清洁」。伴随更多「高度自主智能」产品的登场,智能清洁领域同样成了早期「家庭机器人」应用的核心落地场景。

家用场景的智能清洁机器人,目前主要包括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器人以及擦窗机器人

石头 G30 Space 探索版扫地机器人(雷科技 IFA 2025 现场摄制)

扫地机器人,由于市场发展最早、且技术成熟度和用户认可度最高,是当下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市场的绝对主流,以至于不管是接替其的扫拖机器人,还是更新的洗地机器人,目前均被纳入这个大类之下。而目前与扫地机器人、吸尘器等并列的洗地机大类,则包括传统洗地机和智能洗地机。

2025 上半年,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98 亿元,洗地机市场规模为 80 亿元,吸尘器市场规模为 28 亿元,擦窗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7 亿元。从国内市场品类渗透率(2024 年数据)来看,形态最为传统的吸尘器为 13.5%,科技感最强的扫地机器人为 5.5%,夹在中间的洗地机只有 3.1%。

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这「最低」的 3.1% 渗透率,徕芬把「跨界」进入智能清洁市场的「第一仗」选在了洗地机战场,而且可以「洗地机-智能洗地机-洗地机器人」一条大主线走下来,进可攻、退可守。然而,即便是渗透率比较低的洗地机品类,也早已挤成了一片红海。

添可芙万 S9 系列智能洗地机(雷科技 IFA 2025 现场摄制)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9 年国内洗地机市场规模还不到 1 亿元,五年暴增到 141 亿元的同时,产品型号数量亦是「翻倍再翻倍」的增加。2022 年国内市场洗地机型号数量为 481 个,2024 年就突破 1000 大关,来到 1042 个。

不管是市场规模,还是产品型号,国内智能洗地机以及整个智能清洁市场,近年来都在大举扩张式发展,今年大增势头依然未减。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国内清洁电器市场销售额 302 亿元,同比增长 29.4%。

智能清洁战况惨烈,新老玩家掀起「大乱斗」

智能清洁市场规模狂飙、产品数量猛增,不一定代表行业企业数量也在增加。

追觅 Matrix10 Ultra 扫拖机器人(雷科技摄制)

以洗地机市场为例,不管是奥维云网,还是 GfK 中怡康数据,均显示 2024 年内线上洗地机品牌数量显著减少。洗地机品牌数量减少,但洗地机(尤其智能洗地机)市场这两年依然在高速增长,那么只能说明这一品类在加速洗牌、且强者愈强,后续大概率要走扫地机器人市场的「老路」。

IDC 数据显示,2025 上半年,全球五大扫地机器人厂商依次为石头(20.7%)、科沃斯(13.9%)、追觅(12.3%)、小米(10.1%)和 iRobot(7.9%),合计占据 64.8% 的市场份额,较 2024 年同期提升 4.8 个百分点,头部效应进一步凸显。

(图表来源:IDC)

洗地机市场,目前则是添可(科沃斯旗下)石头两强之争,市场份额第三的追觅,正在奋起直追,意欲形成新的「三大」格局。

不管是扫地机器人,还是洗地机品类,小米之外,目前的行业主导厂商,即石头、科沃斯(含添可)和追觅,皆来自清洁电器领域。

其中,科沃斯成立于 1998 年,石头成立于 2014 年,追觅成立于 2017 年。清洁电器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整个行业的代表企业「含新量」颇高。此外,成立于 2016 年的云鲸,亦成长为了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行业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云鲸 S3 Max Island 洗地机(雷科技摄制)

同样的,集「智能化、科技化、机器人化」发展于一身的全新智能清洁赛道,不只吸引了小米(米家)、京东(京造等)这样的全品类生态平台玩家,还吸引了传统家电巨头以及跨界新势力,即便后两派势力目前的市场声量并不算高。

美的海尔等为代表的家电巨头企业,早就开始拓展「生活家电」大类,并把智能清洁品类纳入其中。这么多年来,海尔不仅推出了多达 22 款扫地机器人产品,亦推出了 6 款洗地机产品。

海尔在 2016 年推出的定制款扫地机器人(图片来源:海尔)

相比之下,美的入局时间较晚,去年在扫地机器人市场也亏了 2 亿多,但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在今年 5 月继续亮明态度:「这个业务是全球性的,每个国家都需要,这是一个新兴产业。所以我们做得再差、亏损,也会一直在做。因为我们有能力、有实力,亏就亏,『卷』 到最后看看怎么样。」

美的 V16 智能扫拖机器人(图片来源:美的)

跨界新势力,则是基于底层共通技术,意欲把智能清洁赛道打造成企业自身发展的「第二大增长曲线」。同时,这些科技新硬件企业,其机器人大战略当下在家庭场景的最佳切入口,莫过于相对细分的智能清洁场景。

对于大疆,其多年积淀的底层核心技术,例如无人机的飞控技术、数据传输、AI 算法、环境感知、避障系统以及智能路径规划等能力,理论来说完全可以「下放」到智能清洁等更多产品类别,且均有机会构建起独特的竞争力。

对于徕芬,其在吹风机、电动牙刷、剃须刀等美容品类上「引以为傲」的自研核心技术,例如高速无刷电机、伺服系统、降噪技术等,同样可以外延到智能清洁品类,例如洗地机、吸尘器等。

(图片来源:徕芬)

故而,虽然目前的智能清洁赛道,依然是清洁电器垂直领域新老玩家的天下,但不管是小米(米家)这样的已经闯出一片天的平台玩家,还是仍在持续布局的美的、海尔等家电巨头,抑或已经/正在进入的跨界新势力大疆、徕芬等,无不在进一步押注兼具品类未来发展和市场渗透空间家用机器人应用最早落地和爆发场景双重「利好」的这一大新兴市场。

智能清洁,是家用机器人的前菜?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搭档人工智能技术,让「人形机器人」开始走向商用和普及阶段。

不过,就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想要走进千家万户,依然还有一条较长的路需要去走。价格上,目前的相关产品,定价在十万到数十万不等;技术上,正如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董事长李正祥所言,「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非常快,但真正进入家庭,还需 5 到 8 年的技术积累和完善」。

眼下,想在家庭场景之中,通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变现」,智能清洁领域无疑是最佳入口,没有之一。同样毋庸置疑,家用机器人的第一场大战,就是在智能清洁市场。

(雷科技 IFA 2025 现场摄制)

为什么是这一市场呢?首先,家庭清洁领域,对可以全自动运转的机器人来说,算是比较能上手和掌握的相对简易工作场景和环境

其次,机器人已经在家庭清洁场景工作了若干年,扫地机器人这类的产品,不管是技术成熟度、技能可塑性,还是用户心智教育、价格体系建设,都已经走在了全品类的前列

(图片来源:追觅)

最后,目前国内家庭清洁场景的智能化、科技化和机器人化普及度整体偏低,甚至不少消费者的思维依然停留在「只用扫把和拖把清扫卫生」的阶段,扫把和拖把是每一个家庭的「强刚需」产品,未来的智能清洁机器人产品是不是可以更好胜任和全面替代呢?「懒人经济」流行的当下和未来,机遇远大于挑战

按照 IDC 定义,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含洗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空气净化机器人以及割草机器人、泳池机器人等。IDC 预计,2025 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市场出货 3210 万台,同比增长 28.2%,到 2028 年五年复合增长率达 26%。

家用机器人大战,从智能清洁市场开打,却也远不仅限于此。期待,更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相结合的产品,可以在更多应用场景落地和推广,从而让新技术造福更多的用户群体。

本文来自“雷科技”,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