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增速比汽车快,除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还有谁赢了?
当有声音质疑“资本撤出,电动汽车增长放缓”时,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的趋势,将给产业带来更大信心。
用数据说话,根据动力电池装车量榜单数据,我们能得到多个重要结论。
首先,汽车的电动化进程还在加速。
1-10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创下910.3GWh同期新高,同比增幅高达49.9%。这一速度明显高于新能源车销量增幅。
其次,中国确实在引领全球汽车电动化发展进程,并且通过新能源出海的方式,带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推动电动化。
作为对比,1-9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811.7GWh,同比增长34.7%,也算很快,但比中国市场还有差距。同时,国内动力电池出口量大幅提升,10月同比增幅甚至超过70%。
可见,“其他国家不和中国玩新能源”纯属无稽之谈。
在各供应商动力电池装车量排行榜上,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弗迪仍然牢牢把持前两位,分别以超过40%和20%的份额断档式领先。不过中创新航等也在设法分一杯羹。
由眼下局面可知,尽管依旧存在“政策产物”、“海外不搞新能源是人间清醒”等声音,然而新能源车与动力电池的高涨势头,仍将长期持续。
动力电池增速>新能源车
都说新能源车的高速增长,成为汽车市场最大的希望。
没错,10月份,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同比微跌0.8%至224.2万辆时,新能源车却同比增长7.3%至128.2万辆。从1~10月累计数据看,乘用车同比上升7.9%至1,925.0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大涨21.9%至1,015.1万辆,渗透率高达52.7%。
但如果只将新能源汽车的走热,看成优惠政策的产物,那就大错特错了。倘若多数人更爱油车,只因为政策而勉强选择电车,那么在宏观层面,单车电动化程度应该倒退——有插混不选纯电,有便宜的小电池不选昂贵的大电池。
事实呢?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数据,10月份,我国动力电池销量为124.3GWh,环比增长12.4%,同比增长56.6%;1~10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910.3GWh,累计同比增长49.9%。
如果按照装车量口径统计,同比增速也超过40%。10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84.1GWh,环比增长10.7%,同比增长42.1%;1~10月,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78.0GWh, 累计同比增长42.4%。
可见,动力电池增速明显高于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仍然超过40%的超高同比增幅。
放在五年前,还可以说“新能源车和动力电池对比基数低,所以增速高”,而如今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50%,却依然还在维持较高的上行势头。
一个重要指标:新能源汽车单车平均带电量。也就是平均每辆车用的电池包有多大。
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单车平均带电量55.0kWh,与上月持平,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单车平均带电量分别为57.2kWh和30.0kWh,环比分别增长1.8%和2.3%。
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单车平均带电量53.0kWh。新能源乘用车、货车、客车、专用车单车平均带电量分别为45.4kWh、188.5kWh、192.5kWh和196.1kWh。
换句话说:乘用车单车电池大小还没有超过50度,为45.4度,而算上商用车之后,则超过了50度。
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动力电池都在不断增大。这里的广义插混,包含了增程式。
“插混和增程式电池越来越大”,趋势已经非常明显,8月发布的全新智己LS6,增程2.0技术之下,电池容量超过60度,纯电续航超过450公里;10月发布的零跑D19,电池容量超过80度,纯电续航500公里。
为此,在产业链的前端,锂电还在不断扩产。根据GGII数据,1~8月我国锂电产业链落地新签约及开工扩产项目达到183个,计划投资总额约4,000亿元;其中锂电池与固态电池扩产项目数量分别为54、23个。
毫无疑问,新能源车与电池产业仍然将整体向上。
宁德时代比亚迪领跑,谁在和它们抢份额?
按照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统计,无论是10月份单月,还是1~10月份累计,前十强(其实是第1名到第11名都是如此),排名都已经固定。
宁德时代毫无疑问稳坐榜首,10月装车量高达36.14GWh,市场份额43.00%;前10个月累计达到246.82GWh,市场份额42.79%。虽然众多电池企业与之争夺市占率,但10月份占比还提升了0.19个百分点。
比亚迪弗迪则是将第三名及之后远远甩开的亚军,10月装车量17.89GWh,市场份额21.29%;前10个月累计为129.10GWh,市场份额22.38%。“冠军占40%多,亚军占20%多”的局面相当稳固。
这也使得两家企业在全球市场也把持了金银牌。
根据SNE Research公布的2025年1-9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宁德时代全球份额为36.6%,比亚迪为17.9%,比第三名LGES的9.8%呈现“两巨头遥遥领先”态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企业毫无机会。
以1~10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市场份额衡量,中创新航和国轩高科已经将市占率提升到5%以上。
广汽、小鹏等企业推动中创新航份额达到7.05%,前10个月总装车量40.65GWh。而与大众结下联盟的国轩高科,也突破了5.52%市场份额。
第5到第10名,10月份和前10月累计排名,依次都是:亿纬锂能、欣旺达、蜂巢能源、瑞浦兰钧、正力新能、吉曜通行。
前十五强里,不少动力电池企业都与整车企业强绑定,或者为整车企业投资创立的公司。例如长城汽车-蜂巢能源,吉利汽车-吉曜通行,广汽集团-因湃/巨湾等。
由于上述动力电池装车量计入了商用车份额,如果仅统计乘用车动力电池装车量份额,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基本变动不大,前者仍然是42%左右,后者则是22-24%左右。
在纯电动车和插混车装车量维度,比亚迪反而是纯电动车动力电池市场份额更高,比插混份额多两个百分点。这也显示出,今年以来中国车市纯电小车增长迅速,比亚迪整车销量结构再次偏向纯电。
其他国家被中国“带着玩”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有一种反对声音在于,“海外市场挖坑给中国,自己玩油车,不和中国玩电车”。
然而从动力电池出口情况看,却并不支持这种观点。
根据统计数据,10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8.2GWh,环比增长5.5%,同比增长33.5%,占当月销量17.0%。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出口占比分别为68.8%和31.2%,和上月相比,动力电池占比提升2.8个百分点。
实际上,前三季度电池出口速度还高于10月。1-10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228.1GWh,累计同比增长43.9%,占前10月累计销量18.5%。动力和其他电池占比分别为65.1%和34.9%,和1-9月累计相比,动力电池占比提升0.5个百分点。
强势电池供应商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度更高。1-10月,动力电池出口累计同比增长37.2%,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超过平均增速。
其中,动力和其他电池出口累计同比增长43.9%,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超过平均增速。
另一个行业焦点议题,也可以从电池出口数据里得到解答:关于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的争端。
从国内市场看,三元锂和磷酸铁锂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几乎是三七开,磷酸铁锂以其低成本和高温安全性赢得优势。
以10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例,三元锂和磷酸铁锂占比分别为27.9%和71.9%;前10月则分别是26.9%和72.9%。
但是对于出口数据而言,三元锂目前仍占上风。10月三元锂59.2%,磷酸铁锂40.6%,而前10月分别为58.9%和40.6%。
这是由于三元锂仍有放电一致性相对更好、适应低温工况更优的长板,和磷酸铁锂相比各有优势。故而两种电池路线应该同步发展,不可偏废。
以动力电池前10月数据看,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作为遥遥领先的玩家,自然属于大赢家序列,但更大的赢家,难道不是选择正确的新能源道路的中国汽车产业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次元”,作者:石劼,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