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ybertruck入门版停售,所以电动皮卡是“伪命题”吗?
这一次,特斯拉“翻车”了!
根据官方信息,特斯拉 Cybertruck 后轮驱动版(入门版)被移除,这意味着这一版本正式下架,然而这仅仅是一款才推出不到半年的版本。
图源:特斯拉美国官网
要知道,特斯拉 Cybertruck 早在 2019 年 11 月就已经亮相,直到 2023 年 12 月才开始交付。在这四年的时间里,特斯拉更是官宣特斯拉 Cybertruck 的预订量超过 100 万辆,而如今特斯拉 Cybertruck 的年销量只有可怜的 2 万辆。
特斯拉 Cybertruck 后轮驱动版,相比全轮驱动版便宜了约 1 万美元。然而,尽管官方推出入门版是为了以更低的价格吸引用户,但结果却并不如预期,唯有及时砍掉这一版本才能止损。
从海外网友的态度来看,这款看似以性价比为主要优势的后轮驱动版,性价比反而是最明显的短板。
这些被砍掉的配置,价值远超 1 万美元!
电车通搜查了一些海外网友的评价,他们普遍认为推出特斯拉 Cybertruck 后轮驱动版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除了便宜 1 万美元这一价格优势之外,很多核心配置因此被砍掉。
截图:X
相比全轮驱动版,后轮驱动版不只是被拿掉了一台电机,而且还取消了电动后斗盖、后斗电源接口、主动空气悬架等配置。
消费者选择特斯拉 Cybertruck,或许是因为其独特的外观设计,但特斯拉 Cybertruck 的本质依然是一款皮卡,后轮驱动版去掉的这些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它作为皮卡应用的实用性,沦为性价比的牺牲品。
采用单电机动力总成,动力性、通过性、拖拽能力被削减,而这三个能力恰恰是皮卡用户最看重的;主动悬架
去掉会影响操控性和舒适性,为了降低成本去掉这一配置其实还能理解,但电动后斗盖和后斗电源接口都砍掉确实很难令人接受。
要知道,用户会用后斗来装载货物,手动开合费力暂且不说,后斗的密封性可能会出现问题,而且特斯拉 Cybertruck 作为一款纯电动皮卡,却提供手动开合的后斗,这种反差感很难被接受;后斗电源接口取消之后,意味着特斯拉 Cybertruck 的户外娱乐属性也被削去一大半,有户外用电需求的用户自然不会考虑这一版本。
电车通留意到,除了特斯拉 Cybertruck 之外,美国市场还有不少纯电动皮卡,比如福特 F-150 Lightning、雪佛兰 Silverado EV 等等,这两款纯电动皮卡的入门版,均保留了电动后斗盖、双电机、后斗电源接口等皮卡的核心配置,只是靠减少电池容量、续航的方式来拉低购车门槛。
图源:特斯拉官方
皮卡不同于轿车、SUV 等主流乘用车,消费者选择皮卡的主要原因还是看重它的实用性,即便是特斯拉 Cybertruck 这种外观足够特别的纯电动皮卡,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配置还是其中一方面,特斯拉 Cybertruck 上市后“不受待见”的原因有两个:1.价格超出承诺;2.车身锈斑问题让消费者对其品质产生质疑。
早在 2019 年新车刚发布之时,马斯克就表示这款车的起售价就是 3.99 万美元,也就高配版的价格会来到 7.7 万美元,而现在即便是最便宜的后轮驱动版也远高这一价格,更别说更贵的全轮驱动版和 Cyberbeast 了。
不止于此,特斯拉 Cybertruck 车主表示刚提车后没几天,车身在淋雨后就出现锈斑问题。官方虽然表示这只是表面污染,使用清洁剂就可以清除,但锈斑要比灰尘明显太多,自然不会被所有用户接受。
根据分析公司 S&P Global Mobility 发布的信息,今年第一季度福特 F-150 Lightning 电动皮卡售出 7913 辆,成功超越一季度销量售出 7126 辆的特斯拉 Cybertruck,成为美国最畅销的电动皮卡。
不可否认,特斯拉 Cybertruck 确实是一款有实力且足够特立独行的纯电动皮卡,光靠两个高配版本依然能稳坐北美纯电动皮卡市场销量榜的前列,这是传统车企难以企及的。这至少表明在纯电动领域,特斯拉依然占据着极高的市场地位。
新能源皮卡,还没有被全球市场接纳
新能源汽车逐步推进,新能源皮卡也越来越多,除了特斯拉 Cybertruck 之外,通用、福特等外企,以及长安、吉利等国产品牌也相继推出了新能源皮卡。
不过,纯电动皮卡,或者说新能源皮卡,与传统燃油皮卡相比仍有太大差距。
作为全球公认的皮卡大国,美国市场去年卖出了约 290 万辆皮卡,其中福特 F 系列、雪佛兰 Silverado、Ram 皮卡、GMC Sierra 等传统燃油皮卡的总销量就占据整个美国市场的七成。
换而言之,一季度才售出不到 1 万辆的福特 F-150、特斯拉 Cybertruck,注定不会是美国皮卡市场的主流。
图源:比亚迪官方
中国皮卡市场同样如此。
根据媒体“皮卡车市”公布的数据,8 月份皮卡市场售出 17991 辆新车,同比下滑 11.06%,创下今年以来的月销量新低。其中,新能源皮卡的 8 月销量为 1718 辆,同比增长 102.12%,增幅再次超过 100%,但新能源皮卡的市场基数实在太小,与燃油皮卡销量比依然接近 1:10。
无论是美国市场还是中国市场,皮卡的核心定位其实没有本质区别,皮卡的使用场景大多集中在越野、载货等方面,这就要求车辆具备强劲的动力、出色的通过性和稳定的操控性。用户选择皮卡,本质上还是为其实用性买单。
现在的传统燃油皮卡,在技术上已经做得很成熟了,而纯电皮卡或许可以在轻越野、货物运输等场景发光发热,但纯电动皮卡跑越野路,续航就是一个问题,开进荒山野岭很难看到充电桩,即便是用户自己外带额外电源也不实际,携带备用电源的成本远比带一桶汽油高得多。
不过以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能源皮卡还是未来趋势。
图源:电车通摄制
新能源车之所以能征服消费者,或许并非因为其技术多么硬核,而是因为其在养车成本和加速能力上优于同级别燃油车,这使得新能源车逐步成为车市的主流。
新能源皮卡市场也是如此,不过一个新事物能否成为行业趋势,取决于主流消费者的选择。
新能源皮卡在驱动电机的加持下,通过性和省油能力都有上涨,然而在新能源皮卡发展初期,多数车型采用“油改电”方式。皮卡的用车场景比较恶劣,拉人载货、泥泞路段等用车需求经常发生,本身对能耗的要求就很高,新能源皮卡非常贴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只是,“油改电”车型的负面评价真的太多,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安全性产生质疑。所以新能源皮卡的前期发展得并不顺利,导致认可新能源皮卡品质的消费者并不多。
只有当消费者认可新能源皮卡的品质,这一市场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电车通留意到,现在已经有部分新能源皮卡逐渐冒出来,吉利雷达金刚、长安猎手今年的累计销量超过 3000 辆,雷达地平线还有 1600 辆的贡献,长安皮卡将战略重心放在“数智化”和“全球化”,因而能够在这一“小众市场”立足。
从数据来说,新能源皮卡在国内市场还是“伪命题”,更别说以特斯拉 Cybertruck 为主的纯电动皮卡了,但唯有车企持续投入,才能改变消费者的刻板印象,才有可能打破这一现状,让新能源皮卡真正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
(封面图源:特斯拉官方)
本文来自“电车通”,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