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AI竞争格局转变:美“全栈出口”加速,中国“法律+联盟”反围剿
就在美国发布旨在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于中国的政策路线图——《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三天后,我国政府于2025年7月26日也公布了一项全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成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以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与此同时,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宣布成立两个新的行业联盟——“模型芯片生态创新联盟”和上海市商业联合会人工智能委员会,旨在发展国内生态系统,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以应对美国对英伟达高性能芯片的出口限制。
至此,中国代表的“多边主义”和美国代表的“美国优先”两大阵营正在形成新的格局。人工智能不再只是一群估值过高的科技公司和亿万富翁之间的竞赛,更是中国与美国之间激烈竞争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它与利润和投资回报的关系将越来越小,而与地缘政治的关系更大。这也意味着从人工智能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转变——机器在理论上超越人类智能——将会提前到来。
一、美国受到中国打击的余震持续中
美国特朗普政府最近警告全球企业,未经许可使用中国科技巨头华为的昇腾910人工智能处理器将面临法律制裁。此举无形中承认,中国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如今已足以赢得全球部分商业用户的青睐,成为美国产品的替代品;而美国试图阻碍中国发展先进人工智能的努力,其复杂程度远超预期。
这些认识促使美国开始重新思考如何——或者说,能否——阻止人工智能落入中国企业之手。除了警告使用华为的901B、C和D芯片将违反美国出口管制之外,美国商务部还废除了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框架》,该框架旨在限制美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出口,以防止中国和其他对手获得这些技术。
特朗普政府似乎正将美国的重点从“阻止中国获取尖端人工智能技术”转移到“控制人工智能的传播”,因为中国企业如今正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如果第三国现在可以选择中国制造的日益强大且可能更便宜的技术,那为什么要牺牲美国企业的商业利益呢?特朗普的想法是,如果绝对不扩散不再可行,那么美国技术的传播或许比留给中国芯片填补真空更好。
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明确了一点:美国并非只想赢得人工智能竞赛,而是试图单方面掌控整个赛道。该计划雄心勃勃地想要出口美国制造的芯片、模型和标准,这标志着一项团结盟友、对抗中国的尖端战略。不过,它没有与民主盟友和伙伴共同设计人工智能治理,而仅仅是推行“购买美国产品,信赖美国产品”的模式。对于那些在透明度和数字公平方面投入巨资构建自身人工智能规则的欧洲和印度-太平洋地区国家来说,这很可能让该计划变得毫无意义。
二、遏制中国人工智能进步仍是美国官方政策
遏制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仍是美国的官方政策,但行业游说和双边关系将对政策实施产生重大影响。英伟达代表的美国企业一直试图让立法者相信,出于经济和安全考虑的出口管制限制只会让中国科技公司变得更加强大,其证据就是DeepSeek的出现以及英伟达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拜登政府人工智能扩散框架的终结,将使各国更容易获得美国人工智能。特朗普政府仍然希望在双边人工智能合同中加入“无中国”条款,就像其刚刚与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签署的协议中提到的那样。但这种交易方式仍然可能使中国间接获得受限制的美国芯片。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上述要素都可能导致美国政府做出不稳定的决策。
华为的昇腾 910B 在原始性能上可与全球主流 AI 芯片——美国英伟达设计的 A100 相媲美,其主要部件在中国制造。如果华为能够克服生产限制,并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一站式服务”,其 AI 技术将极具竞争力,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马来西亚最近公布了一项 AI 基础设施计划,该计划至少在初期阶段旨在基于华为芯片运行(虽然随后政府又否认了这一点)。阿里巴巴和其他中国公司在中东地区也表现良好,因为它们将AI 融入了云服务。
英伟达的AI芯片仍然保证着远超同级别芯片的性能、连接性和易用性,这也是AI前沿企业将继续使用它们的原因。但中国企业提供的全面且可定制的低价套餐,或许能吸引那些主营业务并非AI的公司。例如,德国汽车制造商正计划将DeepSeek集成到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中——而已经与华为在世界各地合作的大型电信公司也是潜在客户。
中国对美国针对使用昇腾A910芯片公司的威胁做出了强烈反应。中国商务部表示,任何符合美国指导意见的公司或个人都可能根据《反外国制裁法》受到处罚——这是中国首次将美国的具体行动与可能根据已实施四年的法规进行处罚联系起来。这可能为华为起诉“任何遵守美国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的组织或个人”(任何组织和个人)奠定了基础。
中国只提及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措,而没有提及废除人工智能扩散框架或同期发布的其他指导意见,这表明中国一直计划将华为的人工智能芯片用于战略目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今年3月的一次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所有民营科技企业都需要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全球布局,以应对全球科技领域竞争的挑战。
三、中美域外规则对抗:加剧企业两难抉择
特朗普政府在人工智能扩散问题上的反复无常,以及中国最近有意以自身制定的域外规则来对抗美国的域外规则制定,使得其他国家和全球企业,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开展业务的企业,陷入困境。
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可能导致巨额罚款、监禁,甚至丧失出口特权;而2025年3月才出台的《中国反外国制裁法》规定,允许对“实施、协助或支持”美国措施的实体采取资产冻结等全面反制措施。
那么,美国期望其盟友在多大程度上与中国进行技术脱钩?中国又能容忍其合作伙伴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技术脱钩?
目前尚不清楚美国在撤销拜登时代的计划后将如何确保人工智能不扩散,也不清楚中国将如何严厉打击那些它认为屈服于美国不使用昇腾910芯片威胁的企业。
中美科技竞争的急剧变化,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或许并非好消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nternet Law Review”,作者:MERICS,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