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详情

潮汕中专大哥卖收银设备:年入34亿 全球第一

铅笔道2025-07-11 19:45
上海跑出一个超级独角兽:商米科技。

上海跑出一个超级独角兽:商米科技,主攻产品是智能商用设备,比如POS机。

近日,商米科技向港交所呈交的上市申请文件。

这是一家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做智能商用设备。通俗来说,就是帮实体店铺升级收银系统,用一部智能机器搞定收银和记账。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总部位于上海杨浦区的公司,同时吸引了小米、美团、蚂蚁集团三大巨头押注。按2024年营收计,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安卓端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超过10%,其产品已经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超70%。

我们来看看,智能商用设备赛道,隐藏着哪些机会?

01

林喆,汕头人,草根创业者。19岁中专毕业后创业,最初从电脑销售起步。1996年,他创建了主营DIY - POS收款机的广东川田科技有限公司。但由于当时专利保护不足,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假冒伪劣POS机,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2003年,他凭借之前的积累开始CITAQ 品牌 POS 的研发,经过两年蛰伏,川田成为将 POS机远销国外的中国民营企业。

2010年,林喆开始关注 O2O 移动互联网领域,彼时“硬件 + 软件 + 服务” 模式的雏形初现。2013年,他成立上海我有信息科技公司,经营“我有外卖”O2O 智能硬件系统。

在此期间,该平台曾风靡一时,获得顺为资本、深创投等投资方加持。2014年获得小米的B轮投资后,逐步成为小米生态链中的关键一环。

但林喆的目光更为长远,他意识到外卖领域存在着一个更大的机会 —— 帮助商家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数字化门店转型。

2016年,林喆成立了商米科技,主攻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通过安卓系统,商米科技推出 V1 外卖接单神器,整合接单、打印功能,3个月之内就做到了中国安卓POS机市场的第一,企业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打开了智能 POS 机市场。

真正让商米科技爆发式增长的,是与支付宝的合作。2018年,商米科技在上海总部举办春季发布会,首次推出了与支付宝合作研发的全球首台刷脸支付设备。

后来,该产品开始在全国门店使用,刷脸支付走进大众日常生活。今年,商米科技又与支付宝合作开发了"碰一碰"商用终端,目前在国内已销售数万台。

02

商米科技所处的商业物联网行业,到底有着怎样的机会呢?

商业物联网的内涵是:将智能硬件与云计算、AI、大数据结合,打通线下商业的“神经系统”。

这一领域的潜力正在爆发。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全球BIoT解决方案市场将从2024年的2,350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3,130亿元,年均增长率5.9%。其中安卓端BIoT增长更猛,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7% 。

商米所在的“BIoT 3.0”阶段,正在用AI、低代码、云平台,彻底改变企业经营方式。不只是零售和餐饮,越来越多医疗、旅游、物流等行业,也开始部署智能终端设备,用数据驱动运营,用算法辅助决策 。

商米看到了这一趋势,他们不光卖终端设备,更在打造“开发者生态”,通过开放平台、模块工具、语音识别和商品识别API等,降低开发门槛,让小微商户也能用上大企业性能的智能系统 。

这不仅是设备生意,更是操作系统、生意工具和生态主导权的争夺战。

在国内,商米科技的市场份额超10%。

根据招股书,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商米科技实现收入分别约为34.04亿元、30.71亿元、34.56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1.59亿元、1.01亿元、1.81亿元。其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了超过61,000个商业合作伙伴,全球日均活跃设备数达490万台。

不过,商米科技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盈利模式相对单一,智能设备是最大的收入来源,2024年智能设备收入占比99.5%。并且,公司主要依赖OEM/ODM设施生产智能设备,超92%的产品由代工厂生产(2024年),这导致毛利率长期受制于上游供应链,产品质量管控也相对被动。

同时,公司对大客户依赖较强,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41.1%。而PaaS平台业务在2024年仅贡献了0.5%的收入,约1838万元。也就是说,公司营收几乎完全依赖硬件销售,软件与服务收入微乎其微。

但商米科技也在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升级 AI 能力,包括 AI 算法、智能麦克风阵列、边缘 AI 芯片及多传感器融合设计,并对内嵌的语音识别 SDK、商品识别 API 等 AI 功能实现实时优化。同时,公司自有产能也在提升,设计产能由2023年的52800台增加至2024年的289266台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铅笔道”(ID:pencilnews),作者:铅笔道,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