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详情

超级LP回归:互联网三巨头重仓GP

母基金周刊2025-07-10 18:33
“久违的一幕”

市场的复苏从来不是线性上升的过程,但产业LP的重新进场,进一步带动市场信心的回归。

近两年,曾经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巨头们,在LP版图上几近隐退。

而就在近期,战局突变:腾讯重金押注“并购女王”刘晓丹的晨壹基金,阿里悄然落子清华系早期阵地,京东以5亿元重仓GP……

悄然间,互联网三巨头正集体回归LP战场。

三巨头齐回归

过去两年,曾活跃于LP领域的互联网巨头们纷纷离场,GP背后鲜少出现互联网巨头的身影,而就在这几天,久违的一幕重现了。

起因是7月3日的一则工商变更信息,将腾讯再度拉回到创投行业的视野中。

据企查查APP显示:7月3日,上海晨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合伙人名单中赫然出现了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身影。一同进入的还有深圳舟益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同为腾讯系子公司。

腾讯此次对晨壹基金的出资总额超过2亿元。

由“并购女王”刘晓丹执掌的基金,去年刚迎来阿里系悍将张勇、胡晓加盟,如今腾讯入场,被视为是其对当下最火热的并购赛道的战略卡位。

据FOFWEEKLY观察,这已是腾讯2025年内第三次以LP身份出手了:

今年2月份,深圳市腾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出资1亿,参投苏州杏泽兴涌新兴医疗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月份再度出手2亿,参投上海杏泽川禾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只基金管理人均为杏泽资本。5月份,腾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又一次出手,出资3亿参投上海礼澜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半年撒金6亿,延续其覆盖红杉、高瓴、钟鼎等头部GP的超级LP投资版图。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几乎在同一时期,也再次出手。

7月8日,深圳华控前沿科技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成立,注册资金超15亿,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豪掷5亿元成为最大LP,该基金背后还有责祥投资、洪山资本等国资LP。

时间再往前追溯,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参投无限启航海河(天津)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成为其LP之一。

短短时间内,三大巨头相继“复出”。

在外界看来,这或许并非偶然,而是产业资本对市场触底反弹的共识性判断。

产业LP开始下注

近年来,整个创投市场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变革,募资难成为行业的突出痛点,受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众多产业LP开始从观望到撤退,市场缺市场化资金久矣。

但进入2025年,寒潮渐退,市场初现结构性回暖:投资人出差行程翻倍、决策周期显著压缩,沉寂已久的LP也展现出热情,真金白银正重新流向一级市场。

事实上,不仅仅是互联网巨头选择回归,据我们观察,2025年开年以来,科技类产业也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重返LP战场。

就在前两周,朝希资本新基金首关7亿元,其中产业LP占比飙至60%,老LP复投率超50%。

究其原因,政策松绑与科技突破的双重共振,正重构创投市场的价值逻辑,市场信心逐步回归。

首先退出端迎来结构性变革——港股IPO提速、科创板重组案例激增、国资并购基金爆发,近期监管层面也密集释放积极信号,为行业打开了“退出新窗口”;募资端则显现“活水回流”迹象,LP决策周期也按下了加速键。

日前,某产业集团投资部负责人向我们坦言:“集团有几笔资金,可以出资做LP。”

宁德时代、康龙化成、奥飞娱乐、华培动力、协鑫能源等众多LP近期也均有出资,被投基金投资领域除了与自身主要关联外,更多聚焦在机器人、AI等未来产业领域。

事实上,当前产业型LP的出资诉求更多围绕在“产业协同+生态控制”层面,对GP的筛选逻辑也有新的变化。

某产业集团投资负责人坦言:“我们聚焦在着重考量GP历史投资项目的质量与成长性,也希望GP提供更多优质的直投项目”。

尽管过去几年,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也为从业者提供了难得的反思与调整机会。虽然行业依然不乏悲观声音,但更多的是对行业发展的热情。悲观者依然悲观,但乐观者早已看到市场向好的迹象,积极布局。

这一年,对于创投行业来说,或将成为行业穿越周期的新起点。

结语

当巨头LP开始回归、国资LP活跃度上升、决策周期压缩,新基金备案量提升……这些具象化的 “回暖信号”愈发清晰了。

尽管挑战犹存,但正如诸多产业LP预判:2025年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创投的新起点,对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发展也持积极态度。

市场的复苏从来不是线性上升的过程,但产业资本的重磅回归,无疑为这个“充满期望的一年”写下了最有力的注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OFWEEKLY”,作者:FOFWEEKLY,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