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详情

2025年新消费投融资半年报:从半年破百亿到不足30亿,谁还在投“新”消费?

iBrandi品创2025-07-07 16:21
消费的需求内核已从“物质拥有”转向“意义消费”

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在意“体验”。这不仅深刻着影响着消费市场,也同样影响着投资市场的走向。

正如天图资本合伙人汤志敏所言,原来他们投资品牌,更多是满足的是消费者的功能需求,但如今消费趋势逐渐向安全感、自我价值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转移。

“从投资者来说,我们习惯从逻辑角度,用演绎或归纳去分析问题。我们一直关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投资实践中,也明显察觉到消费需求发生了演变。”汤志敏指出:“就拿早期投资周黑鸭来说,当时更多满足的是消费者的功能需求;而如今,消费趋势逐渐向安全感、自我价值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转移,情绪价值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实际上是社交需求和自我感受的一个体现。”

一个明显的共识是,投资项目,尤其是出手投资消费项目,投资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新消费热潮那几年,资本普遍以“流量驱动增长” 为核心逻辑,通过高估值、快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2023年后,资本开始回归 “长期价值” 导向,更关注品牌的复购率、供应链效率和盈利模型,那些只能靠资本输血的“伪创新”故事失效。而进入2024年以后,当下及未来,或许只有那些有技术驱动、可持续性、供应链韧性、政策适应性等方面的核心能力项目,才会收到资本青睐。

据iBrandi品创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共有44个与新消费相关的项目披露完成融资,融资金额近28亿人民币,其中12起未披露具体金额。(文末获取2025年1-6月新消费投融资完整图片)

即使在新消费已经遇冷的那两年,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披露金额,也没有如此之低过。

比如,2024年上半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04与40.68;2023年1-6月,这两个数字为170与129.58。至于还火热的2022年,其1-6月共披露完成了366起项目,融资金额超250亿人民币。

从半年破百亿到不足30亿,2025年了,谁还在投“新”消费?又有哪些项目,仍能获得资本青睐?

01

2025年1-6月新消费投融资概况

具体到2025年1-6月与新消费相关的投融资情况,1-6月分别披露融资8、4、7、6、8、12起,金额约为3、2.8、0.9、2.05、11、8与7.97亿元。

整个半年看下来,披露金额最高的一笔,是来自于青岛啤酒6.65亿人民币收购即墨黄酒的交易。

2025年1-6月,共有10个新消费相关项目披露完成亿级融资。这些亿级项目的特点也十分明显:智能化与硬实力。

比如,除了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外,专注于低负担油脂替代研发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脂代科技」完成了一笔超亿人民币A轮融资。「飞熊领先」同样是一个进口冻品产业互联网数字化交易平台。

此外,在宠物品类三起亿级融资中,「宠会说」是一家基于AI赋能宠物智能硬件的生态互动社区;而「艾益」则聚焦于宠物医疗赛道。还有三起也均发生在智能生活相关赛道。

02

2025年1-6月新消费投融资类目概况

具体到类目来看,食品饮料依旧是大头。

食品披露16起项目融资,披露金额约为6.83亿。在这16起项目中,与供应链或是“创新食品”相关的有8起,占据了半壁江山。如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医学营养科技型企业「玛士撒拉」、生元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研发供应商「壹而佰特」、中国冷链产业重度垂直服务商「前海粤十」等。

饮品方面,融资热度甚至不及上市热度。2025年1-6月,饮品披露完成5起融资,除了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新茶饮和咖啡各自披露两起。

其中「Algebraist代数学家」时隔多年后再度披露完成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值得关注。

在几年前那波国内精品咖啡浪潮中,Algebraist代数学家也是其中一员。Algebraist代数学家成立于2015年,并于2019至2022的四年间里相继完成四轮融资。但随着咖啡市场的加速和内卷,Manner发生过几次风波但如今店面已破2000+,Seesaw已经下了牌桌,M Stand坚守着自己此前的精品、高端模式并实现了盈利。

在鲜有消息披露的这几年,Algebraist代数学家在做什么?

消费环境改变了很多事情,历经过跌宕的阶段也让Algebraist代数学家创始人戴熠“看透”了一些事情:“别人开快店时不再羡慕了,保证自己的公司活下去、每个月账面为正,是更本质的事。

而这笔融资,同样也不是“救命钱”。2024年第三季度起,Algebraist代数学家已实现单月财务利润及现金流为正,且业绩逐月增长。本轮融资的用途侧重于产品及品牌侧,是锦上添花的钱。

相比于站在聚光灯下的Manner、瑞幸、库迪,作为一个精品咖啡品牌,有了Seesaw的前车之鉴,Algebraist代数学家的发展在这几年间十分“稳健”。

2024年3月,其才宣布开启“事业合伙人招募”, 目前,Algebraist代数学家单月的新增门店数大约稳定在8~10家,总门店数约150+家。“现阶段,就消费者和整体消费心理而言,还没有看到行业特别大的转机,需更踏实地去运作品牌。”

或许对于精品咖啡品牌来讲,在中国稳一点,慢一点的小而美模式,才是生存之道。

2025年1-6月,5个美妆个护项目披露完成融资,其中「AromeManpo馥郁满铺」先后披露完成两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而「RED CHAMBER朱栈」则拿下唯一一个美妆个护领域的亿级融资。

推荐阅读:专访RED CHAMBER朱栈:颠覆传统,“纯净美妆”凭什么让年轻人为“安全偏执”买单? | 全球新流行②

毛孩子经济同样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但相较于此前以衣食住行为主的项目,2025年上半年披露的5起约3.7亿元的融资,项目已经在致力于满足让毛孩子活得更好,而非仅仅是活着。

「艾益」完成了亿级人民币C+轮融资,其致力于研发、注册并生产国际一流品质的宠物疫苗,解决国内宠物疫苗市场长期以来品种匮乏问题和菌毒株匹配问题。「天宠生物」同样是一家专注于宠物健康领域的创新企业。

「宠会说」则是一个基于AI赋能宠物智能硬件的生态互动社区,贴上“AI”与智能的标签后,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社区短剧、短视频的内容生成及研发和商业化落地。

最后一个项目则是出自于前盒马CEO侯毅之手,其创办的「派特鲜生」完成了2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2025年2月22日,派特鲜生Pet-Fresh全国首家门店站在首上海长宁区海粟文化广场试营业,在200平方米的门店里,有“宠物用品区、鲜食制作区、社交互动区”为主的多个功能区域。

在保留宠物干粮、湿粮、猫条、罐头等传统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基础需求上,派特鲜生进行宠物食品的全品类创新,以“鲜”为核心,创新产品,推出的现制现售鲜食、冷藏鲜食、面点主食及烘焙创新糕点,更有300+量贩零食散装陈列供挑选。

与此同时,「派特鲜生」也将陆续布局三大店型:宠物友好店、商场MALL店和社区店。

既提供更天然健康的宠物鲜食契合消费升级趋势,又有线上线下融合为人、宠打造社交空间,打造购物+体验的复合场景。凭借自身对于新零售的经验与积累,显然,侯毅是想打造一个宠物赛道的“盒马”,或是说“盒马+”。

据毕马威中国发布的《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宠物相关业务市场规模达5928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81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4%。

近8000亿市场中,吃、喝已经是最基础的内容,毛孩子同样需要消费升级,宠物经济早已从基础消费向多元化需求的全面升级。报告指出,2025年智能用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300 亿元516,宠物保险、殡葬等新兴服务年均增速超20%。

小到2025年1-6月宠物赛道披露项目,大到毛孩子的消费升级,显然,宠物食品,基础用品早已红海,蓝海同样藏在那些毛孩子们未被满足的需求之中。

03

2025年1-6月消费品牌上市情况

相较于融资的冷寂,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则热闹非凡。

蜜雪冰城、沪上阿姨、霸王茶姬先后登陆资本市场,成为连锁新茶饮第三、四、五股。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新茶饮行业进入资本密集化与战略分化的新阶段。这一现象既是行业从“跑马圈地” 转向 “精耕细作” 的分水岭,也折射出资本市场对供应链效率、品牌差异化及全球化能力的重新估值。

上市后,蜜雪冰城蜜雪冰城上市首日市值破千亿港元,认购倍数达5324倍;更早一些上市的古茗也较发行价上涨149.5%,其单店利润率20.2%远超行业均值,双方的共同点是有着强大的供应链能力。

与之相对的是,连锁新茶饮第一、二股,奈雪的茶、茶百道较发行价暴跌超90%与超40%,也反映出了资本市场对缺乏壁垒企业的抛弃。

整体来看,整个新茶饮市场2025年上半年迎来的上市潮,既是新茶饮行业资本狂欢的顶点,也是理性回归的起点。蜜雪冰城凭借供应链壁垒、霸王茶姬依靠文化赋能、沪上阿姨尝试健康化转型,三者的差异化路径揭示了行业未来的竞争焦点:供应链效率决定生存底线,文化价值与技术创新决定增长上限

04

总结

综合来看,2025年上半年,受到青睐的新消费品牌都具备哪些特质?

首先,技术驱动与创新能力。品牌需要通过技术赋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或是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前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创立的「乐享科技」拿下亿级天使+轮融资,其专注于家庭通用小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

其次,可持续性与ESG表现。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对于品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已经日渐提升。主打可持续纯净美妆的品牌RED CHAMBER朱栈于今年5月披露完成了一笔近亿元融资。

第三,供应链是否具备韧性,以及是否能进行全球化布局。

“故事”已经无法打动资本,近几年来,消费品牌包括供应链、数字化能力、全球化能力在内的硬实力也愈发收到资本关注。正如时隔四年再度完成融资的「Algebraist代数学家」一样,资金是用来锦上添花的,而非“输血续命”。

第四,细分市场的深度挖掘与情绪价值满足。卷功能不如卷情绪。

第五,全渠道能力也是关键。

与前两年相比,2025年的投资逻辑显然更强调确定性增长而非短期爆发力,正如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DeepSeek:你认为现在消费市场还存在“新消费”这一概念吗?

DeepSeek的回答是:是的,“新消费”这一概念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正在经历更深层次的演进和内涵重构。它已从早期的模式创新(如电商直播、网红品牌),升级为一场由技术革命、代际更替、价值观变迁共同驱动的系统性变革。

无论是新消费还是旧消费,消费市场的代际更迭,始终“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升级。只不过,需求内核已从“物质拥有”转向意义消费(文化认同、情绪疗愈、社会价值)。其生命力源于技术迭代与人性洞察的交汇,未来将随AI、绿色科技等持续进化。

1、该融资数据由「iBrandi品创」不完全统计,由于新消费涉及面较广,故可能存在统计遗漏情况;

2、融资时间以媒体披露时间计算;

3、数据来源:36氪、IT桔子等互联网信息及品牌投稿,由iBrandi品创整理制图,图片及数据引用需写明来源。

4、对于向市场公开金额的融资,计算中用实际数字。对于没有公开的金额融资,部分融资额数据为估算值,计算方法如下:模糊金额处理:数十万=50万;数百万=300万;数千万=3000万;亿元及以上=10000万;千万级=1000万;百万级=100万。1美元=7.0人民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消费Daily”(ID:ibrandi),作者:Bale,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