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少卖11万辆车,市值却大涨3400亿元
交付量连续两个季度下滑,销量承压,股价却大涨?
美东时间7月2日,特斯拉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汽车生产与交付数据。虽然产量回升,但交付量依旧不给力。更令人“看不懂”的是,特斯拉市值却一夜飙涨超3400亿元人民币。
第二季度,特斯拉汽车产量为41.02万辆,虽然比上一季度增长13.13%,但交付量却只有38.41万辆,同比下降13.5%。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也同比下滑12%。
一个更具冲击力的数据是: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72.08万辆汽车,比去年同期的83.1万辆少了11万辆。而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特斯拉在欧盟的汽车销量也下降了45%。
回顾第一季度,特斯拉已经显露疲态——交付量仅为33.67万辆,环比大降32%,创下2022年四季度以来最低纪录。
但在销量走低的背景下,特斯拉却选择逆势涨价。7月1日,Model 3长续航版与焕新版Model Y长续航版正式升级,续航、加速性能双双提升。其中,Model 3续航从713km提升至753km,零百加速从4.4秒跃升至3.8秒,售价上涨1万元至28.55万元;Model Y续航提升至750km,但价格维持不变。
更令人“看不懂”的是,美股市场却为这份数据“买了单”。截至美东时间周三收盘,特斯拉股价大涨近5%,市值暴增48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50亿元。有分析称,虽然整体数据同比依旧承压,但交付成绩高于市场此前最悲观的预期区间,这让投资者松了口气。
此前摩根大通在一份看跌报告中警告称,特斯拉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可能持续疲软。“根据我们的调查,第一季度特斯拉汽车需求疲软的趋势似乎延续到了第二季度。”目前预计特斯拉第二季度的交付量仅为36万辆,低于此前预期的39.5万辆(下调幅度约为9%),也远低于39.2万辆的市场共识预期。这意味着特斯拉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将同比下降19%。
一些投资者担心,马斯克日渐激进的政治姿态,可能给特斯拉未来蒙上更多不确定性。特斯拉面临“双线”压力。
然而,新能源赛道另一边,中国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进入7月,各大新能源车企相继交出6月及上半年“成绩单”,整体来看,绝大部分车企新能源表现都同比大幅提升,部分新势力车企创下交付新高;比亚迪半年销量已突破214万辆;一众老牌车企及“新能源二代”品牌表现也持续向好......
上半年,新势力车企榜单座次悄然更替,最大“黑马”无疑是零跑汽车,以22.17万辆的交付量登顶新势力销冠,超越理想汽车。零跑方面自信满满地表示:“我们已经连续4个月排名第一。”
从6月单月数据来看,零跑交付近5万辆,而理想仅为3.63万辆。理想汽车也承认,今年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
小米造车初战告捷,手握大批订单,真正愁的是如何扩大产能。小鹏汽车则稳扎稳打,上半年销量达到19.7万辆,超过去年全年,全年目标完成率已达52%。
一边是“老牌劲旅”深陷泥潭,另一边是“国产新势力”风头正劲,谁能在下半场突围?或许,市场能比财报说得更明白。
图片/ IT时报 特斯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时报”,作者:贾天荣,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