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详情

从AI云平台到AI Agent平台,涂鸦智能抢滩AI硬件 | 最前线

王方玉2025-04-25 19:12
智能硬件行业正处于探索AI Agent应用的初级阶段,“整体渗透率还不足5%。”

文 | 王方玉

编辑 | 苏建勋

9.9 美元的AI翻译耳机卖爆海外,Meta AI眼镜销量超200万,可本地部署DeepSeek的AIPC被消费者抢购……AI大模型的热潮催生了一大批现象级的AI硬件爆品,让AI与硬件的结合成为科技新趋势。

紧抓这一趋势,以AI云平台起家的涂鸦智能正在将大模型、智能算法等前沿AI技术与端侧AI能力相结合,助力B端客户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让更多AI硬件落地生活。

4月23日,涂鸦智能在深圳召开全球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了四大产品:开源开发框架TuyaOpen、边缘计算平台海德薇(HEDV)、Tuya.AI以及全新升级的AI Agent开发平台,帮助全球客户捕捉AI Agent时代的新机遇。

“从智能设备到AI Agent平台,对于涂鸦来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演进方向和路线。” 涂鸦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学集告诉36氪,涂鸦自成立开始做带有联网能力的智能硬件,现在又在云端加入了AI大模型能力,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据介绍,2021年涂鸦上市时就已经在为客户提供AI应用的服务,帮助客户融入苹果、谷歌等主流智能家居生态,不过当时的AI还不是AI大模型,而是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

在王学集看来,从传统AI到AI大模型的转变,将会极大地降低用户使用智能硬件的门槛,从而推动AI硬件的快速普及。

“以往的智能硬件主要是手动控制和场景联动控制,操作较为复杂,在用上了AI大模型之后,用户可以用对话的方式来控制硬件,操作变得傻瓜化了,老人孩子都可以很好地使用,用户下沉和扩圈,这带来的价值是巨大的。”王学集表示。

基于这一战略,去年四季度,涂鸦智能发布了AI Agent开发平台,并陆续接入了包括ChatGPT、通义千问、豆包、DeepSeek、Mistral、Gemini、Amazon Nova等在内的全球主流大语言模型。

部分开发者已经先行一步,基于上述平台打造出了备受市场欢迎的爆款AI产品,包括智能戒指、智能耳机、AI玩偶等,并在今年1月的CES上进行了联合展出。

今年3月,涂鸦智能还与孩子王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AI伴身智能硬件、智能体开发及出海合作。此次合作中,涂鸦智能将提供软硬件结合产品底层开发系统、芯片模组等底层技术支持。

智能硬件为什么需要AI大模型?

王学集认为,AI大模型对于智能硬件的赋能在三个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一是多模态交互赋予设备拥有像人类一样的感知;二是专家级效率优化让智能体胜任很多专业需求,实现专业服务替代;三是分布式决策的“智能大脑”使AI硬件具备自主进化、调优的能力。

这些能力使得硬件设备实现了功能上的“升维”,也让AI大模型能力越来越成为硬件的“必选项”。例如AI观鸟器可以自动识别记录鸟类品种,AI能源管理系统可以自主制定策略实现光伏储能的自动充放,帮助节约电费,这是上一代AI无法实现的新特性。

不过,整体而言,智能硬件行业正处于探索AI Agent应用的初级阶段,“整体渗透率还不足5%。”

“DeepSeek的爆火让很多客户意识到了AI时代的到来,并且有了紧迫感。以往主要是我们熟悉的智能硬件领域的老客户,如今,越来越多此前从未接触过智能硬件,甚至来自跨行业的新客户也纷纷加入。毫无疑问,AI已经全面‘出圈’。”涂鸦智能联合创始人、CFO兼COO杨懿告诉36氪。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涂鸦拥有“Premium customer”优质客户(在某一特定日期,过去12个月为公司贡献收入超过10万刀)298个,在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分别贡献了公司约87.3%和86.9%的IoT PaaS收入。

杨懿表示,公司在未来一到两个季度的主要工作,将集中在市场科普和教育培训上,同时响应反应较快的客户的具体需求。

在杨懿看来,硬件厂商要拥抱AI、用好AI,还面临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真正可商用的产品开发门槛还较高,从大模型落到AI硬件,还有很多技术链路环节需要搭建,这对很多厂商是盲区;二是用户场景的挖掘,能充分结合自身行业知识和AI智能体的当下能力特性,设计出匹配用户需求甜点位的场景产品;三是足够有竞争力的成本,带来普世化、老百姓都用得起的产品价格。而涂鸦智能的AI Agent开发平台可以帮助硬件厂商降低开发门槛和用户成本,从而将更多精力聚集于产品设计和商业创新上。

他预计,2025年将是新AI硬件大量涌现的一年,会有五花八门的AI硬件新品类出现。新品类被市场验真或验伪之后,就会有规模化的新AI硬件跑出来。“这个时间周期会在两年到三年左右,届时将会是涂鸦智能的AI Agent战略收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