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全场景生态「亮剑」消博会,读懂智慧生活的进化论
没有人能够阻挡历史的车轮加速向前。汹涌袭来的人工智能浪潮,之于这个时代不只是一次通用技术引发的裂变,更是一场关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重塑。
今天连接人与世界万物的,不是古代遥远的飞鸽传书,而是硬件终端里各个逻辑单元之间传输的数字信号。尤其是随着AI时代的到来,通信网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连接通路,更是运送AI的“算力高铁”,智能化的触角还将伴随着更多元的终端形态,延伸至数字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正是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想象,才促使着科技公司不断推陈出新,以一个又一个具有革命性的智能终端开启全新的生活方式。
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导向,也让科技本身拥有了强大的消费属性。换句话说,智能终端不只是一个个冷冰冰的硬件,更是厂商们渴望嵌入用户全天候生活场景的触点。如何借助这些触点为用户打造一种面向未来的全场景智慧生活,成为了终端设备厂商跳脱传统、创新布局的新命题。
最近,在由商务部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消博会上,华为带着鸿蒙生态全系产品亮相。以鸿蒙为核心主轴,包含1+8产品区、鸿蒙智家、鸿蒙智行在内的展台体验链路,成为了华为1+8+N全场景智慧生活解决方案的具象化表达。
一个值得回答的问题是:在这个全球精品消费的兵家必争之地,华为如何将智能化贯穿“人车家”全场景,为未来的智慧生活树立全新范式?
多端联动的全场景智慧生活,重塑消费体验
定义华为终端的,并不是某一部手机或者电脑,而是一个完整的全场景生态构想。
早在2019年,华为就提出了“1+8+N”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1代表的是过去占据着超级终端地位、如今仍然是用户使用时长最多的手机。事实上,这也是用户与全场景生态的核心连接点。8则代表着PC、平板、车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N则代表着更多泛IoT设备。这些多元化的终端之所以能够存在并被用户需要,就在于它们能够深入更多的生活场景,拓宽万物互联的需求版图。
无论是生活起居,还是商务办公,抑或是交通出行、运动健康,借助鸿蒙操作系统的分布式能力,再加上5G、AI以及云计算这些根技术的支持,智能化能够在不同设备间无缝流转,从而打破空间场景的壁垒。人车家的全场景智联,便是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解决方案在这次消博会展台上的完整诠释。
在1+8产品区,全球首款阔折叠屏手机华为Pura X以16:10黄金比例阔型设计亮相。用户可以通过3.5英寸方形外屏右滑,便能快捷开启与智能体小艺的沉浸式对话。如今的小艺在盘古与DeepSeek双模型加持下,能够做到更加“拟人”,能够基于上下文自适应感知用户情绪,调整音调匹配不同语境,用户能感受到更像是在和真人对话。
与此同时,华为Pura X的AI眼动翻页功能也解放了用户的双手。除了以接近平板的面积大幅度展示文字内容,AI眼动翻页功能通过对用户眼球运动的实时追踪,可以在页末时自动进行翻页。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假如看一本400万字的长篇小说,传统触控翻页需操作2万余次,而AI眼动翻页平均每天可减少手动操作1500次。
除了带来全新形态的华为Pura X,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带来了华为WATCH GT 5与华为智慧屏V5等全系列产品。
作为1+8+N全场景生态的重要一环,华为WATCH GT 5还能够与手机、智慧屏、耳机一键联动。例如通过华为WATCH GT 5可以远程控制手机拍照,为用户解锁更多的拍照玩法;再比如,只要在华为智慧屏V5上与手机登录同一华为账号,用户就可以将手机里的视频、游戏以及PPT等内容投屏到华为智慧屏 V5 的大屏幕上,开启一种“巨幕手机”的体验模式。
在鸿蒙智家展区,华为也将全新升级后的华为鸿蒙智家带到了消博会现场。作为空间智能化一次标志性的跃迁,华为鸿蒙智家结合了华为过去三十多年来在连接、交互、生态上构筑的三大能力,并且有着AI的加持。
相较于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门锁、路由器这些单个硬件的“解题思路”,华为鸿蒙智家为空间智能化提供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用户通过智能中控屏S2、智慧语音以及智能MINI Pro等多种交互模式,就能够开启各种场景模式。例如会客模式、观影模式、K歌模式、休息模式等等。
这一套方案究竟如何实现?答案就是鸿蒙操作系统的微内核架构,鸿蒙智家能够借此实现更强的设备联动。这一操作系统不仅支持各种设备的实时通信,还能够通过智能算法自动调节家居环境。
因此,在智能主机、PLC有线连接以及全屋高速Wi-Fi的底层技术支持下,华为鸿蒙智家构筑了照明、新风、影音娱乐等各个生活场景子系统,以一种沉浸式、个性化以及可成长的空调体验,重新定义了人与空间的关系。
最后是鸿蒙智行展区。作为人车家全场景生态的重要部分,鸿蒙智行带来了全景智慧旗舰SUV问界M9、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全景智慧旗舰轿车享界S9,以及智慧家庭出行SUV智界R7等车型。
在汽车智能化的时代,座舱已经成为出行空间里的重要终端,和手机、电脑以及全屋智能一样有着强大的消费属性。
用户通过华为智慧生活APP账号的互联互通,就可以通过车机中控屏上预置的“温馨回家”、“安心离家”场景按键,实现家居与出行这两大空间智能化的跨端衔接。
它不只是地图、导航、音乐这些基础服务的无缝流转,更是包含人车家全场景生态互联带来的强大体验。用户可以通过车机来控制家中已关联设备,像扫地机器人、空调、净化器、灯光这些智能设备,无论是出门忘记关灯,还是回家时提前调好房间温度,都能够做到出门归途两不误。
全场景智慧生活的价值便在于此。它不再是由单一设备主导,更是由多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来定义。
如果说以手机为代表的硬件设备锚定的是个人空间,以全屋智能为代表的设备锚定的是家庭空间,以智能座舱为代表的是出行空间,那么华为“1+8+N”全场景战略,则在鸿蒙系统分布式能力的支持下,突破了智能化的物理空间壁垒,打破了智能化的价值边界。
从单品竞争到全场景智慧生活竞争:智能化如何奔赴数字世界每个角落
人工智能时代,用户才是创新的主轴。
众所周知,算法、算力以及数据一直都是人工智能的“三驾马车”。如果说算法决定着AI的大脑聪明程度,算力支撑着AI落地运动的基础,那么不可或缺的数据才是直接影响AI体验质量的关键。
在过去,由于手机、电脑等不同终端之间的物理壁垒,再加上操作系统以及上层应用生态所构筑的“围墙花园”,导致在传统的单品竞争时代,用户关注的是智能终端的某个具体功能。
这也就导致了过去几年一连串的参数内卷之风。无论是厂商追求摄像头更高的像素,还是处理器芯片更快的运算速度,这些单点技术的创新始终都没有解决碎片化生态下用户体验以及数据割裂的问题。
但是到了AI时代,用户被放在了创新链条的第一顺位,数据成为了整个体验跃迁的关键。尤其是随着IoT、AI以及5G技术的普及,一个更聪明、更懂用户的AI,一定是深入到用户全天候场景之中的。
这也是为什么,从个人到办公,从家庭到出行——随着用户需求场景的越发多元化,与之对应的也是智能终端的多元化——从直板手机到折叠屏,从平板到PC,从家庭电视到汽车座舱。
这是一个万物智联的时代,用户需要的是还未回家时就能提前开启家里的空调;需要的是外出时能用平板继续处理电脑上未完成的工作;更需要的是能将手表记录的健康数据上传云端,从而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
可以说,如今消费者看重的不仅是单一产品的性能表现,更是围绕自己打造的全场景智慧生活解决方案。竞争逻辑的更迭,也让终端厂商不再陷入单纯硬件制造能力的竞争思维,而是软硬一体化协同以及生态打造。
一方面,这种软硬一体化,带来的是智能化体验的无缝衔接。华为终端不仅有包含手机、平板、电脑、座舱、穿戴、家居等多种形态的智能设备,还依托鸿蒙操作系统“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独特优势,让开发者可以在一个开发项目中通过一套代码同时为多种设备或平台创建应用程序。这不仅降低了开发成本,也让打破了终端硬件的壁垒,为生态协同奠定底层基础。
另一方面,则在于庞大生态的构建。有了一套采用统一框架的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的开发者能够将应用适配到不同的设备。截至目前,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生态设备超过10亿台,广泛应用于金融、教育、医疗等多个垂直领域。
消博会展台上的人车家互联,又为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态增添了新的注脚。包含手机、穿戴、座舱以及鸿蒙智家在内的华为终端,构建了一个完整成熟的全场景生活解决方案,不断将智能化体验带向数字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之于智能终端行业而言,它意味着一种从单品竞争,到全场景智慧生活竞争的范式更迭;之于万千用户而言,它也以技术和生态的双维重构,继续谱写着智慧生活的进化论。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态「亮剑」消博会,为智能化重塑未来提供了一个更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