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充电刺客」到「用户体验」,共享充电宝仍在变革中前行
2025年,共享充电宝被记起、被谈论的方式,是怎样的?
当你随手点开社交平台搜索一下,出现的帖子往往是“遇见充电宝刺客了”,或是“跑了三个地方都还不了充电宝”,以及“租借避雷帖”。而倘若你希望了解共享充电宝的生意,一些类似“投资共享充电宝项目被骗”“差劲不保修”“副业共享充电宝,第一个月赔了xx元”等劝退帖又会映入眼帘。
共享充电宝业态行至中局,反而质疑越来越多——顾客投诉、代理商怨声不穷。甚至有人发问,“共享充电宝的故事,是否讲到头了?”
不想沉于泥潭的头部玩家,再次主动自我革新。
2025年4月1日,“街电”与“搜电”的母公司竹芒科技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7年磨一剑”的新品——彩宝3.0Pro。与市面上的现存产品不同,这款产品瞄准用户和代理商的每个痛点,展现出一种蓬勃野心——要做行业生态的颠覆者。
01
“两大魔咒”下,共享充电宝行业会消失吗?
对一个行业而言,最大的危机往往不在于被超越,而是被遗忘、被放弃。从风潮乍现到迈进成熟、再到问题频现,共享充电宝如今似乎弹起了老调。
一个颇有冲击力的背景是,不少手机厂商主攻电池,手机的续航能力正逐渐提升,加之快充来临,十几分钟就能充至 80%。相较而言,不少共享充电宝的充电速度却依然相对缓慢,质疑声不请自现——“谁还会为共享充电宝买单?”
失望背后,需求真的会消失吗?
虽然手机配置、电池平均容量在提升,但人们对手机依赖程度也不断加深,耗电量同样增加。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提到,仍有22.95%的消费者几乎每次都会遇到电量耗尽的情况,而26.79%的消费者表示自己出门不携带充电宝,手机没电的情况下会找共享充电宝来使用,51.98%的消费者表示自己出门携带充电宝,充电宝也没电的情况下会使用共享充电宝。
图源:艾媒咨询《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这也侧面说明,手机的即时充电需求始终存在。尤其餐饮、出行、娱乐等即时需求场景下,共享充电宝依然是一种解法。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活跃度整体回升,头部品牌月活用户平均值达到了4890万人。
但商业世界里,只要“需求”真实存在,供给一定不止一种。假若共享充电宝的产品性能与用户体验难以跟上,留给它的窗口又有多大?
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共享充电宝”,会出现近3万条投诉内容。其中,充电慢、乱扣费、好借难还等问题最为集中。有消费者表示“一小时充45%还没电”,也有人称“归还充电宝仍计费,99元费用让学生抑郁又难过”。部分充电宝点位价格攀升至近10元/小时,也劝退了不少人。有博主总结道,“现在的共享充电宝,已经不是服务消费者,而是惩罚消费者。”
行业瓶颈不止在“用户”,代理商们也倍感疲惫。
代理商与品牌商的纠纷,近几年常常出现在公众视野。坏充电宝、电池老化引发事故的情况经常出现,加之设备维护成本普遍较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不少代理商的日子“并不好过”。
不可控情况意味着成本,有代理商甚至表示,“没有100万就不要入场。”竹芒科技的售后统计也显示,近半年来,共享充电宝代理商在抢点、不能“补宝”、产品质量、售后维修等方面均有不少痛点。
此外,假若代理的品牌在当地不能成为用户公认的第一选择,代理商的收益也很难覆盖成本。重压之下,共享充电宝似乎成了“烫手山芋”“这个行业还能赚到钱吗?”成为笼罩在参与者们心头的另外一重魔咒。
回头来看,过去十年,共享充电宝经历了自己的“荣”与“痛”。2014年行业初兴,到2019年前的教育用户、野蛮生长阶段,被普遍视为 “1.0时代”,形成“三电一兽”格局。紧随其后的“2.0时代”,共享充电宝行业集中度提升,怪兽充电、美团、竹芒科技以合计90%左右的市占率跻身第一梯队,2023年行业前五大品牌的市占率之和也已高达96.6%。
只是,格局趋稳的过程中,用户体验与产品性能的问题仍旧未能得到解决,商业效率也陷入瓶颈。艾媒咨询在《2024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里提到,“在现阶段,随着资本收紧,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才是共享充电宝企业保障稳定发展、健康经营的关键所在。 ”
而造血能力所倚赖的,还是产品能力与用户体验。毕竟,产品的充电速度、稳定性、性价比、可靠性等,都会直接影响用户使用率与满意度。
一位行业人士对36氪总结,“未来,共享充电宝的行业之争,本质必然是用户体验之争。”谁能得到更多用户青睐,谁便能走得更远。这件事的反面更为残酷——用户体验若得不到改进,品牌商与代理商均难获益,行业最终将走向消失。
品牌方如是,代理商亦如是,只有背靠一个有持续创新动力和能力的品牌,从产品和运营两端出发,构建更好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才可能脱颖而出。
02
3.0时代,竹芒科技想用产品赢未来
行业的“进化”节点,多数时候需要头部玩家正视过去、主动打破现状,竹芒科技在共享充电宝行业的身位亦如此。
“进步明显,但未引领。”这是竹芒科技对过去一个阶段的自我总结。4月1日的发布会提到,在行业2.0时代,竹芒科技的新品12个月不良率降低了76%,大容量宝推出后客单价涨了7%,做出了小巨人、千面等有代表性的屏幕机创新,但“距离用户首选仍有距离”。
用户认同度的背后是产品性能的“领先程度”,而产品迭代的有效性又取决于用户的“真痛点”。《2024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充电速度、充电宝电量、取用便捷度是消费者选择充电宝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这也构成了竹芒新产品瞄准的破题点——据悉,竹芒最新发布的彩宝3.0Pro,是行业首款万级容量、22.5W的超级快充,这一数据的直观化解释是,“在20%电量起充的情况下,30分钟之内可以充到80%的电量。”一块充电宝可充满两部手机。
结合外部趋势来看,手机电池容量仍在逐年增长,2024年第四季度,多款高端旗舰手机电池容量突破6000mAh,正加速迈入7000mAh时代。这同样意味着,1万毫安的充电宝或许能满足未来五年消费者的充电需求,也为代理商持续获益提供了基础保障。
容量之外,面对“好借难还”的痛点,彩宝3.0Pro上齐了“双保险”——该款新品在充电宝中间加上了“红外通信传感器”,即使金属触点失灵,仍然有红外信号,综合归还成功率可达99.9%。
站在全局视角,评判一款产品是否足够优秀,用户需求的解决程度不是唯一指标,代理商的体验同样不可忽视。
过去,行业走向成熟的日子里,品牌“内卷”也无处不在。有的品牌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最终在服务质量上打折扣;有的品牌则选择不断涨价,将成本转嫁至消费者,也造成了行业“消费刺客”的标签。
新品发布会伊始,竹芒科技便接连发问道“如何让我们的代理商伙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用户首选?经营管理更高效?收益更长久?”他们的解决思路首先回到了“产品力”的根源,彩宝3.0Pro革新之处与解决代理商痛点的关联被多次谈及。
比如,将防水性能升级至IPX4级别、采用防撬宝结构、加固防跌落,实现“物理防御+智能监测”双体系的耐摔与防水;面对“断电=断收益”的局面,行业的多数解决方案是反向供电,但需要特定电池与柜机、限制颇多,且特定电池占用槽口,还可能产生静电,不够经济与安全,彩宝3.0Pro内置了 3000mAh纯三元锂电池,不用额外购买“特殊宝”,且不占槽位、更经济安全。
产品能力之外,后期运维则是代理商与品牌商又一矛盾来源。彩宝3.0Pro通过电池鼓包预警、位移追踪、异常反馈的结合,将充电宝寿命提升12倍,同时推出了行业首创的“断电归还”和“断电定位”功能,最终可实现“4小时应急租借+7天离线定位”,从而降低30%运维人力成本——“当柜机发生超过100毫米位移、30度旋转、30度倾斜,都会第一时间通过app告诉你。”发布会谈到。
作为公共场景基础设施的制造商和运营商、行业头部玩家,这样一款由真实创新叠加起来、试图去颠覆现状的新产品,是竹芒科技在行业3.0时代开局之际交出的答卷。
03
一个更繁茂的充电宝生态,长什么样?
当我们谈起任何一个行业的“好生态”,背后都是在谈论消费者、品牌商、合作者实现“各方获利”的可能性。
竹芒科技最新发布的一组数据,为行业注入了新的信心——一台彩宝3.0Pro的平均设计寿命长达6年,而上市前的市场测试显示,大多数消费者使用该款产品后,租借时长提升10%,客单价提升5%以上,订单量提升6%,GSV交易总额提升11%。
这也具象体现了快充、大容量的产品优化会直接投射为高收益。
用户侧的收益提升是一方面,其产品力驱动的生态优化还体现在更多方面——故障率下降、断电续航带来的运维成本优化,以“打野”等功能抢占交通枢纽/夜市/演出等黄金场景,都是代理商们切实关注的要点。
此外,街电“高人一头”的柜机高度,以及白色柜机再次升级至“暴晒三年不发黄”,都在提升品牌认知度。“无论是柜机还是充电宝,我们里里外外全部升级了一遍,实现了显眼、百搭、不发黄、耐摔、防水、抢C位、丢不了、寿命长。”竹芒科技在发布会上总结道。
一个确定无疑的逻辑是,在共享充电宝极重要的点位竞争中,谁赢得了用户“首选心智”,谁就能赢得市场。无论对品牌或代理商而言,过往的涨价不是“真解法”,只有真正将每一项痛点击穿,才能坐到下一个时代的“牌桌”上。
为期7年的研发历程中,竹芒内部负责供应链的员工多次提出“成本扛不住”,但用户需求明确存在,产品与供应链团队也因此“天天吵架”。从结果来看,“7年磨一剑”的精神,也嵌入了彩宝3.0Pro的基因中。
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曾在《基业长青》中总结的一句话常被提起:要成为高瞻远瞩、可以面对巨变数十年繁荣发展的持久公司,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核心理念,树立在任何情况下坚持不渝的坚定价值观。
2023年的一场媒体采访中,竹芒科技创始人、CEO梁凯谈到,“竹芒核心价值观的第一句话叫‘以客户为中心’,第二句是‘以价值创造为牵引’。”此次的发布会现场,“用户体验”一词更是被提起数十次。
从新品牌到行业头部公司,追溯竹芒一路走来每一次的出发点,“竹杖芒鞋轻胜马”的空杯和豁达精神,以及“让行业更好”的理念始终是显性可见的。
而在共享充电宝迈向3.0时代的关口,它们依然希望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正视自己与行业的过往,真正聚焦用户体验中每一个细小但重要的“痛点”,打破迟滞不前的“舒适圈”,用颠覆过去的产品创新,来构建一个“企业、代理商、消费者”共赢的新生态——这样的生态,应当是长久且繁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