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宠物全链条:毛孩子的世界何以更美好?
猫舍培育的孟加拉豹猫
如今,宠物成为越来越多人在高压生活里的情感寄托。据《2023中国宠物行业趋势洞察白皮书》数据,中国养猫养犬家庭数即将突破8700万户。
确定性的高速增长背后,却也隐藏着各种具体细微的困惑,比如该如何避免非正规繁育源?不同成长阶段的宠物粮究竟如何选?如何理解宠物医院的角色……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宠物主,也让行业生态里的经营者备受挑战。
宠物的陪伴让人类的世界更美好,但毛孩子们的世界能不能也更美好一些?36氪近日对宠物行业进行了一次深度探访,希望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看到那些真诚付出的人、以及推动行业走向美好的力量。
01
当“拒绝花招”的繁育者被看见
位于上海宝山区的“阿豹酱の猫私屋”,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种猫拥有5个TICA(The International Cat Association,世界猫协会)世界冠军的繁育舍。
这家精品家庭式猫舍仅进行孟加拉豹猫的单一品种繁育,背后的繁育人Jeff是第一个进入TICA董事局的中国人,目前担任该协会的亚太区主席。
“阿豹酱”的繁育理念,能在Jeff的入行经历中得到溯源和理解。Jeff是该TICA协会里,中国人带着猫去美国打赛的第一人,在第一场比赛中便拿到了全品种的总冠军。即将10岁的种猫“阿豹”,是他第一次拿到世界冠军的猫,也是“阿豹酱”的名称由来。比赛出身让Jeff对猫的健康有了更多关注。
猫舍超级大种公“阿豹酱”
对大多数人而言,“猫咪比赛”是个陌生又神奇的事物,围绕在其身上的误解也很多。Jeff说,虽然它与选美类似,但比赛的大原则并非“比谁好看”,而是将参赛的宠物选手与对应品种的标准看齐——“很多优质的繁育人会去追比赛,目的是验证自己的繁育理念是否健康、是否受到市场审美观念的反面影响。”
宠物行业发展到今天,犬、猫的不少品种在大众化进程中,越来越受人类审美的影响。折耳猫、矮脚猫、后腿弯曲的德牧犬都是例子,而这样的“可爱”与“美”,很多时候与健康相悖。因而,一家繁育舍获得的专业奖项越多,也能很大程度上证明其繁育理念是健康、可持续的。
沿着专业化的方向,“阿豹酱”将健康视为繁育的起点。这背后蕴含多项严苛却难以普及的细分原则,比如更精细化的分阶段喂养、不提倡笼养、分区喂养、将每只种猫的年繁育次数控制在1~1.5次、为猫咪进行全套遗传基因检测等。
以分区为例,Jeff表示,繁育猫、生病的猫、刚接回繁育舍的猫等,都需要有一段隔离期,“如果不讲究隔离概念,繁育的公猫可能会打架,或是生病猫咪将病原体传染出去。”
喂养方式上,选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同阶段的饲喂量管理、孕期或产期等特殊时期的营养管理等,都需要更科学的方式。一位行业人士告诉36氪,“就像人怀孕需要吃叶酸一样,繁育期的母猫也需要一些特定配方的主粮。”
围绕这样的细分需求,一些头部的宠物食品品牌也在行动。以1968年创立的皇家宠物食品(以下简称皇家)为例,始终秉持“精准营养”理念,针对幼年期犬猫在不同阶段的能量需求,皇家推出过多款奶糕、幼宠粮等。随着养宠的普及,这样的精细化理念也在被更多专业繁育人看到——“行业中常听到的一个说法便是‘皇家是小猫的第一口粮。’”Jeff说道。
皇家繁育期及幼宠期精准营养解决方案
繁育,是宠物生命的开始阶段,也是宠物健康最重要的时期。但精细化意味着更多心血和更高成本,在商业化的宠物世界,并不是所有店家都像“阿豹酱”这般上心,更多良莠不齐的不规范猫舍,不仅难以辨别,也使得市场上演着“劣币驱逐良币”的混战。
社交平台上,“星期猫”“星期狗”“后院猫”等帖子比比皆是。此类宠物基因缺陷、更短寿命的背后,反映了繁育环节的灰色乱象——密集笼养、封闭空间、一刻不停地配种……都在违反宠物天性。Jeff认为,“宠物目的是带给我们快乐与陪伴,如果一只宠物看到主人的感受是害怕,那本身也失去了相伴的意义。”
通常来讲,宠物主遇到“后院猫”后,更多的是无力与迷茫。为了宠物生命质量与行业发展,专业的繁育舍、“良心”的繁育人,能不能以更清晰的方式被看见?
答案正在慢慢走向肯定。部分原因在于,头部品牌在构建行业生态、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愈加重视繁育者的专业度。
2019年,皇家中国开始启动“PROactive繁育先行者”项目,围绕“优化繁育舍环境、普及专业繁育知识、提供精准营养解决方案”三大维度,对优质繁育舍进行“繁育先行者”认证,并借由知识科普、精准营养赋能、搭建交流平台等多元举措,进一步提升认证者的专业能力。
据36氪了解,该项目的认证足迹已成功覆盖百余座城市,惠及900余家繁育舍,“阿豹酱”也已获得该认证。此外,Jeff表示,包括TICA在内的一些宠物协会,也在持续推动小动物立法事宜,“科学养宠、文明养宠、健康养宠的理念应当被更多普及和监督。”
02
跳出“内卷”的宠物门店长什么样?
繁育之外,宠物门店才是与更多宠物与人产生连接的地方,也是联结宠物品牌和消费者的重要纽带。
常规宠物门店大多围绕食品用品零售、宠物服务等业态组合,但随着零售线上化趋势、各项洗护服务的同质化和低门槛,大量无序竞争正在发生,宠物上演门店“闭店潮”。
与此同时,宏观数据又存在确定性利好——《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估计,2026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2017年仅392亿元),增长堪称迅猛。
在机会挑战并存的环境里,总有优秀玩家能寻到破题之道。在武汉、福州、上海、长沙等地都已开出旗舰店的“超级鸟局”,便是典型代表。
近日,超级鸟局在上海百联又一城开出的“超级鸟局宠物宫殿”,面积高达8000平。活体区内,各类品种猫、狗、鹦鹉等宠物专属空间宽敞明亮;此外,专业洗护区域、萌宠餐厅、撸猫互动区域、户外萌宠乐园也应有尽有。
超级鸟局宠物宫殿
谈及该店的特殊之处,超级鸟局线下运营经理李志鑫表示:第一,业态齐全度更高;第二,超级鸟局对于小动物的饲养、照顾,都会区别于大多数小宠物店,更精细化和一致化,“与一般小宠物店不同,我们晚上闭店后的宠物喂养,与白天前场展示的标准相同”;第三则是服务,年轻养宠人对于服务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
在宠物服务业态中,“洗美”最常规基础,但也最能体现专业度。一方面,中国大多数宠物主仍属于“第一代养宠人”,对于养护知识并不熟悉。另一方面,“小动物洗澡与人类洗澡不同,对陌生人掏耳朵、剪指甲等行为,也会有些反抗。”
李志鑫告诉36氪,门店专业度的提升也与合作伙伴的帮助息息相关。他举例道,皇家会为门店提供多项培训服务,告诉门店美容师在为宠物洗澡前能做哪些前置检查。“我们有电子预检单,会对宠物的眼、耳、口、鼻状态进行记录,最终生成报告给到宠物主,敏感部位、皮肤红点、过度肥胖等问题,以及洗护前后的照片都会有所体现。”
服务之外,在销售中占比较重的商品零售,则是宠物店争而得之、却大多难得其法的业态。尤其在线上渠道的冲击下,摆设大面积的宠物食品及用品展架,带来的收益却微乎其微。
对此,超级鸟局的应对之道是“创造差异化”。在该店的零售区,会看到一整面货架用于陈列皇家的宠物粮产品。“因为它的细分产品多,从幼宠到成宠,从小型犬、中型犬、大型犬到不同品种的猫,都有细分的产品线。”
皇家覆盖犬猫全生命周期的精准营养解决方案
李志鑫表示,门店端通常也会有自己的选品逻辑和标准,能够满足、配合消费者的各种精细化需求是最重要的原则,这与皇家一直提倡的“精准营养”理念不谋而合。
一个细节是,对于超级鸟局这样的合作门店,皇家会将幼宠粮提供给合作门店,而在宠物主购买猫、狗回家后,衔接周期的奶糕、粮食等产品以及宠物保险、养宠手册等,会被放在对应的礼盒中,用熟悉的产品来避免宠物接触新环境后的应激。
在门店运营层面,皇家也会协助门店进行品类规划和陈列优化,定期举办营养培训沙龙、分享专业的宠物营养知识等,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帮助门店提升专业度和服务水平。
在与头部品牌的密切配合下,超级鸟局的产品差异化和服务专业化日益凸显。不少用户在点评平台和社交平台发表评价称,“从猫狗到爬宠都很可爱,装修明亮,卖的东西很全,为猫咪洗澡的工作人员非常有耐心,会提前告知猫咪的各种状态。”
这一切也实实在在反映到了经营层面,超级鸟局取得了不俗成绩——开业初期,“超级鸟局宠物宫殿”的单日客流量均在5000人以上,半个月销售额已超40万元。品牌其他更成熟的门店、或销售旺季期间,能完成70~80万元的单店月销售额。
李志鑫认为,对于宠物门店,互动业态是初期流量的重要来源,但随着门店运营走向成熟,洗美服务和商品零售业态的增长会越来越快,“前者更多依赖新鲜感,而后者是客户积累的过程,客户量和好评度越来越高,才能带动销售额的增长趋势。”
足够专业的服务、更具差异化的产品,这些底层又拙朴的能力,或许是宠物门店反内卷的最佳方法。
03
绕不开的宠物医院,需要被重新认识
上海斜土路的AVC安佳宠物医院开了8年,50%的顾客是外籍消费者。不少客人离沪前,会带着宠物来AVC与医生们合影留念,表达感谢。
AVC安佳宠物医院
这家医院的创立者林秀佳Grace,是亚洲唯一的世界小动物兽医协会(WSAVA)营养协会委员,同时也是上海3位中国兽医协会营养专科评委之一。
“AVC是一家医院,但其实更是以家人形态存在的一种信任和寄托。”对Grace而言,宠物医生不只是看病的角色。AVC所秉承的理念一直是“预防问题的产生”,他们会将宠物分为幼年期、青壮年期、老年期等不同阶段,帮助宠物主一起完成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但实际上,宠物医院长期以来,更多都被视为单纯的“治疗疾病”“生老病死”场所,更日常的预防、检查等功能却被忽视,导致不少宠物的健康隐患常常难以提前察觉。
以宠物喂养为例,Grace谈到,从医生角度,宠物主不仅要充分尊重动物天性,也要在宠物处于不同身体状态时,针对其营养需求进行不同的主粮选择和营养方案定制。“比如品种粮、功能粮,生病后需要吃处方粮等。一天溜几次狗,每天喂多少餐,每餐多少量,都有讲究。”
以宠物健康需求为核心的宠物健康营养品牌皇家,也一直在强化“生病就吃处方粮”的理念。据了解,针对泌尿道、皮肤、消化道、体重管理、提升活力、以及健康管理配方等宠主关切的领域,皇家均研发了辅助兽医临床工作和贴合犬猫健康需求的处方粮系列。
体检是另一个常被忽视的事项。《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数据显示,在宠物就诊类型分析中,宠物猫到院体检比例仅9.9%,宠物犬比例则为9.7%。在Grace的经验中,宠物不会表达且善于隐忍、自我调节,人类其实很难真正体会到毛孩子的异样。有经验的宠物医生能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面对面的体格检查来了解宠物的状态,而血液检查和影像等只是检查的其中一环。
AVC安佳宠物医院院长Grace给宠物就诊
因此,定期体检至关重要,人们也需要重新认识宠物医院。2018年起,皇家在中国发起“带宠去医院”项目,鼓励主人带宠物去医院体检,希望帮助他们筛选优质的宠物医院。Grace创立的AVC也是该项目的参与者。
单是2024年,皇家联手上海市政府、行业协会和公益组织,共计捐赠30万张免费宠物体检券,活动进驻全国600余家宠物医院。截至2024年11月底,已有6万多名宠物主预约体检。
事实上,与人类的医生一样,兽医也是个终身学习的职业。疾病在发展,对应的诊疗技术在进化,不断的学习对于兽医应对复杂疾病、提供更好治疗服务不可或缺。
但一个现实问题在于,兽医培养仍存在着诸多限制。有研究表明,兽医行业需要约36.8万专业人才,从市场现状来看,目前仍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Grace举例道,AVC的每位护士都有医生资格证,但仍需花费精力用于自学,才能慢慢具备初级医生所需的能力。“教科书会教给你专业知识,但当你面对宠物主时,如何沟通、如何清晰传达病症、一些非经典病症要如何抽丝剥茧完成诊断,以及如何本着同理心去尊重宠物等课本外知识,都需要经验积累和先行者们言传身教。”
2018年至今,“皇家兽医师峰会”已连续举办七年,大会邀请海内外诊疗伙伴共探中国诊疗的发展趋势与洞察。但很少有人知道,皇家本身便是一家由兽医创办的宠物营养健康品牌。这样的背景和历史,使其拥有着比其他品牌更浓厚的科学理念和输出能力。
如今,这种坚持不仅惠及了兽医师群体和宠物医院,也让更多宠物主了解、走进宠物医院,进而让医院真正成为人类和宠物之间的专业沟通桥梁。
04
结语:一个品牌57年的坚守与回响
随着越来越多人乐于成为“铲屎官”,中国宠物行业的增长势头确定无疑。在由初期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专业支撑,决定了行业各个环节是否能良性前进、避开盲区和内卷。其中的头部品牌,需要扮演“赋能者”的角色。
在此次走访中,被频频提及的皇家便是代表。回看皇家成立的57年,无论是“PROative繁育先行者”,还是“带宠去医院”“兽医师峰会”,亦或是为一批优质宠物门店提供各环节的产品及服务支持,它一直在以一种极负责任的长期主义姿态,为产业链上的各个利益共同体赋能。
客观而言,并非任何公司都能成为产业中具有带动效应的“头雁”,这背后需要文化理念和专业能力的双重支撑。刚刚到来的2025年,也是皇家进入中国市场的30周年。而过去的30年,是中国宠物行业从滞缓到奔跑的时代,也是这个品牌所秉持的“犬猫优先”“精准营养”“生病就吃处方粮”等理念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
皇家连续7年举办皇家兽医师峰会
更好的行业生态,对一个品牌而言,也意味着更优的发展环境。围绕在皇家身上的叙事,便是一个优秀品牌与一个行业共同前行、相互托举的极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