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Article

In the era of "quality-price ratio" in consumption, FlashEx, which competes in service, follows the trend.

36氪财经2024-11-11 10:10
FlashEx's IPO is successful, focusing on immediate one-to-one delivery services.

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北京朝阳区早高峰时段,快递员穆红雷将项目投标书递送给了被困在出租车里的客户;在四川成都,雨下得很大,快递员陈桂林从一座办公楼取回 U 盾,并将其送到公司财务人员的家中;在河南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里,由于缺少医疗设备,一场手术陷入停滞。医护人员通过 FlashEx 迅速联系到快递员王菲,设备及时送达,当天手术成功完成。

上述事件发生在今年的同一个五月。如今,这种临时紧急物品的“闪电配送”每天都在中国的各个城市同时上演。当涉及到发送和领取临时、紧急或非常重要的物品时,用户往往首先想到 FlashEx。专注于即时配送市场,FlashEx 终于在今年 10 月开启了 IPO 之门。

今年 10 月 4 日,FlashEx 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每股 16.5 美元的发行价成功售出 400 万股美国存托股票,共筹集 6600 万美元。这可能表明资本市场对 FlashEx 的发展模式和未来增长空间的信心。

从外部来看,近年来,许多快递巨头进入了即时配送市场。在这种市场形势下,FlashEx 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障碍是什么?

01 一对一配送,个性化需求下的确定性服务

一对一配送是 FlashEx 留给用户和市场的最显著特征。与依靠电子商务、外卖等平台成长起来的快递公司不同,这些公司最初针对的是相对较长距离或相对稳定的配送需求,而 FlashEx 最初专注于各种临时、突发和紧急的个性化场景。

对于前者,依靠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是主要方向。因此,在早期,他们大多采用折扣和补贴等低价策略来增加订单量。在中间环节,大多采用统一收集、转运、分拣和配送的模式。这种基因影响了他们在后期扩展即时配送业务时使用共享订单模式的思维,但也难以避免在及时性和准确性方面的不足。

对于 FlashEx 来说,安全和准时,并尽可能提高寄件人和收件人的服务体验,是其用户群体的主要需求,也是其提供配送服务的出发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对一配送模式可以更好地保证执行的效率和确定性。

诚然,一对一配送模式在早期的成本比共享订单模式高,这也会体现在客户的单价上。然而,随着快递订单量和快递员数量的后续增加,成本可以随着规模效应的突出而降低。

数据显示,在 FlashEx 成立后的前 18 个月,该平台的订单量保持了每周超过 20%的增长率。这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即时配送领域的市场空间和用户对服务体验的重视。

而 FlashEx 目前的表现也验证了一对一模式的盈利能力。FlashEx 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在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和 2024 年的前六个月,订单量逐年增加,分别达到 1.59 亿、2.13 亿、2.71 亿和 1.38 亿。毛利率从 6.2%提高到 11.3%,自 2023 年实现盈利。当年净利润为 1.1 亿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到 1.24 亿元。

此外,在当前消费者偏好逐渐从“性价比”向“质价比”转变的大趋势下,快递用户主要是价格敏感型的印象正在逐渐减弱,服务质量已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

正如艾瑞咨询在 2023 年 10 月进行的一项用户调查显示,用户在主动使用即时配送服务时重视的前三个因素是:平台的配送及时性、配送服务体验和平台的配送价格,分别占 55.5%、41.8%和 35.8%。

同时,用户下单的频率也证实了这一趋势的变化。艾瑞咨询在上述调查中还发现,70.4%的受访用户认为,与 2022 年之前相比,他们主动使用即时配送平台的次数显著增加。

该机构分析认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整体升级,即时配送服务平台覆盖更多城市的不断扩大以及对消费者心智的垂直强化,配送需求逐渐多样化并呈现出明显的分层,对配送及时性和配送服务体验要求更高、配送货物单价更高的配送需求也逐渐涌现。

这构成了 FlashEx 所关注的即时配送领域未来市场不断扩大的基础。

02 价格敏感背景的转变,用户变得更加忠诚

曾几何时,快递行业的用户粘性一直较弱。因为聚集的大多数用户是价格敏感型的,用户也很容易在多个快递品牌之间比较价格并随时切换。

但当行业过去仍热衷于“滚价格”和“滚时效”时,FlashEx 一直坚持“拼服务”的路径,这使其在早期能够吸引一批对配送及时性有较高要求并注重服务体验的用户。而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业务能力和客户满意度与上述用户需求形成了正反馈,帮助 FlashEx 留住了更多用户。

目前,FlashEx 的用户口碑优于同行业。例如,尚普咨询的报告显示,从 2020 年到 2023 年,FlashEx 的用户满意度从 98.6%稳步提高到 99.1%。艾瑞咨询的用户调查也显示,对 FlashEx 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用户比例达到 82.0%,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同时,艾瑞咨询的数据还显示,FlashEx 的客户转化率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0.2%的用户表示非常愿意向其他用户推荐 FlashEx。

另一方面,消费升级趋势衍生出的各种新场景也培养了用户使用即时配送服务的习惯。据艾瑞咨询的调查,超过 80%的消费者希望在 1 小时内完成配送,近 40%的消费者希望在半小时内完成配送。

基于此需求,21.9%的消费者此前每月使用即时配送服务超过 10 次,每月使用即时配送服务 1 - 10 次的消费者比例也高达 84.1%。

事实上,FlashEx 面临的个性化需求看似零碎分散,但大多来自三个场景:在重要时刻送物品、给重要对象送物品、送重要物品。

在这些场景中,确保安全和及时性,拥有优越的收发体验,必然是用户关注的首要因素。而一对一配送能够更稳定地实现这种性能能力。

例如,在紧急重要的时刻,一对一配送显然更快更及时,避免了共享订单和绕道造成的时间延误和不确定性。目前,FlashEx 可以实现平均 7 分钟上门,27 分钟全城送达。

再比如,给重要对象送物品时,只有一对一配送才能使快递员能够为收件人提供 VIP 般的专属服务体验,收件人无需在一堆快递物品中寻找自己的包裹或配合快递员做出各种临时反应,从而更好地体现寄件人的意图。

再比如,送重要物品时,如商业文件、医疗器械等,如果不能按时送达或损坏,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共享订单模式显然有更高的送错件、丢件、弄脏或损坏、超时的概率。相比之下,一对一配送可以将此类错误和遗漏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

因此,在即时配送领域,一对一模式可以被视为 FlashEx 为自己打造的护城河,而消费升级大趋势下衍生出的生鲜、蛋糕和鲜花配送,以及工作场景衍生出的商务配送,强化了用户使用即时配送的习惯。两者的结合成为 FlashEx 增强用户粘性和提高下单频率的助力。

此外,这一趋势也正向拥有更多潜在用户的下沉市场积极吹拂。

03 在下沉市场中寻找新增长

FlashEx 首先在一线城市实现了规模,但早在 2018 年,它就悄然布局了下沉市场。

与一、二线城市订单紧急、需要快速配送的用户特征相比,广大三、四线城市的同城配送对配送及时性的要求并不难满足。这些城市真正缺乏的是高效、高质量的即时配送服务。

特别是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每周一束花”“下班后一份小龙虾”等新消费场景逐渐激发了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潜力。QuestMobile 去年 9 月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在高意愿线上消费用户的增长贡献率方面,一线城市的比例仅为 1.7%,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比例为 44.2%。

同时,目前本地生活应用正在加速向下沉市场渗透,但许多城市仍缺乏与之匹配的即时配送网络。对于 FlashEx 来说,这一差距也可能被视为其后续的增量空间。

此外,与运输环节更多、资产更重、线下建设周期更长的长途快递相比,即时配送业务更轻量。核心是在当地城市招募和培训快递员,更容易快速复制。例如,自 FlashEx 布局下沉市场至今约 4 年,已覆盖全国 295 个城市,截至今年 6 月,其注册骑手数量约为 270 万。

大量的三、四线城市也构成了形成规模效应的基础。今年上半年,FlashEx 每位活跃骑手的日均订单量达到 9.3 单。

同时,中国即时配送市场也在迅速扩张。据艾瑞咨询今年 3 月的计算,2019 年至 2023 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9.8%。预计 2023 年至 2028 年,年均增长率将高达 19.1%,到 2028 年行业整体规模可能增至 8096.4 亿元。

据沙利文报告统计,2023 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订单量达到约 408.8 亿单,同比增长 22.8%。预计到 2028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813.1 亿单,未来 5 年平均保持 14.7%的两位数增长。

这在一定程度上锁定了即时配送行业的未来增长空间。在这个仍在扩张的行业中,积累了“良好口碑”的 FlashEx 也有望继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