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Article

Zhu Jiangming of Leapmotor: We are currently at a stage similar to that of BYD when it was selling 300,000 to 400,000 vehicles.

李勤2024-10-18 14:09
In the domestic market, if you don't progress, you will fall behind. You have to constantly reinvent yourself.

零跑汽车(Leapmotor),一个没有太多复杂故事的汽车制造商,凭借其销量挤进了新能源汽车(NEV)制造业的前三名。9 月,零跑汽车售出 32,400 辆汽车。而且订单仍在快速增长。

零跑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对公司的判断是,它处于“比亚迪销售 30 万 - 40 万辆汽车的节点”。2020 年,比亚迪销售 416,300 辆汽车,从那时起,它实现了年增长率超过 100%。

朱江明的期望是否激进尚不得而知。但零跑汽车确实做出了相应的部署。首先,通过与 Stellantis 的资本合作,它成立了零跑国际(Leapmotor International),这是海外业务的主体,向欧洲等地销售产品。

据悉,今年内,零跑国际将在欧洲开设 350 家门店。首批车型,零跑 T03 和 C10,已陆续抵达门店,起售价分别为 18,900 欧元和 36,400 欧元。

借助 Stellantis 在欧洲的渠道,零跑国际将拥有成熟的“销售、售后和金融服务能力”,以及“每天三次交付零部件的能力”。

这显然是其他准备进入欧洲市场的汽车制造商难以达到的速度。朱江明坦率地承认,与在海外独立建立自己的渠道和售后能力的汽车制造商相比,零跑汽车选择了一条捷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利益肯定会被共享”。

从 11 月 1 日起,欧盟将在原汽车 10%进口关税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 7.8%至 35.3%的额外关税。在地缘政治摩擦下,出海的门槛急剧提高,零跑汽车的“捷径”似乎扩大了速度差距。

此后,零跑汽车出海的目标是实现本地化生产。“因为欧盟的关税现在非常高,运费也非常昂贵。当几个因素叠加时,实际上对整个海外业务构成了巨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寻求实现本地化的方法。”

除了加速海外扩张,零跑汽车的战略主战场仍然在国内市场。朱江明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有清晰的认识。他说,国内市场的竞争规则是不进则退。“你必须不断地自我革命。你明年的产品应该比今年的好,否则你就会被淘汰。”

为此,零跑汽车通过不同价格范围的产品组合覆盖更多的市场细分。

目前,在 15 万至 20 万元的价格范围内,零跑汽车的 C 系列实现了月销量超过 3 万辆。而在 10 月 14 日的巴黎车展上,零跑汽车定位在 10 万 - 15 万元的 B 系列也正式亮相。

零跑 B10 在巴黎车展上首次亮相,来源:作者拍摄

首款车型 B10 基于 LEAP 3.5 架构打造,具有更严格的成本控制。它可能配备激光雷达,价格约为 10 万元。

“10 万 - 15 万元的价格范围是中国最具竞争力且市场份额最大的。我们也希望在这个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朱江明说。以比亚迪秦和宋这两款该价格范围内的明星车型为例,这两款车型的月销量可达 8 万辆。

此外,36Kr 了解到,零跑汽车还有定位在 20 万元以上的 D 系列产品,预计将于 2026 年推出。

过去,零跑汽车的故事并不复杂。它以其全栈自主研发能力支持成本控制。例如,通过电池的标准化采购,首先将电池电芯价格控制在每瓦时 0.3 元左右,以便能够以较低的价格销售电池容量较高的汽车产品。这是将产业能力与产品定位相结合的典型策略。

进入月销量 3 万辆的增长通道后,零跑汽车所需的能力显然更加多样化。朱江明坦率地承认,当前的挑战是一切都需要同时扩大,例如您的渠道网络、工厂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

他还认为,“在现阶段,零跑汽车有点像销售 30 万 - 40 万辆后的比亚迪,并且正在快速增长。”

以下是 36Kr 和其他媒体与零跑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和零跑汽车副总裁曹丽的对话,编辑:

问:卡洛斯·塔瓦雷斯(Stellantis 集团首席执行官)即将退休。他的退休会对我们与 Stellantis 的合作和战略产生任何影响吗?

朱江明:首先,我认为对于整个 Stellantis 集团来说,其决策是集体做出的。从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角度来看,不会因为任何个人而产生任何重大影响。

其次,我认为零跑汽车与 Stellantis 的合作,无论是 Stellantis 看到的投资零跑汽车的价值和零跑汽车的表现,还是我们的合资企业零跑国际的进展和目前的成就,都超出了每个人的预期。因此,我相信我们与 Stellantis 的合作应该会越来越好。

问:在欧洲,功能安全是一项立法要求,但在中国和美国,这只是一个建议。零跑汽车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宣布与 Stellantis 的合作,并直接将产品从中国带到这里,甚至 Stellantis 也参与了生产。在功能安全方面是否有任何额外的发展?

曹丽:事实上,正如了解零跑汽车的每个人都知道的那样,零跑汽车在电子和控制方面是完全独立的。因此,我们很早就关注法规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所以在我们自己的独立研发技术路线图中,我们已经规划了这一点。

在满足欧洲标准要求的同时,功能安全方面按照我们的计划逐步实施。我们的 T03 已经具有功能安全并通过了欧盟认证。

问:现在零跑汽车(在 Stellantis 的帮助下)在国际市场上迅速扩张,但实际上,国内汽车制造商在欧洲还有另一种方式,那就是独立建立一个品牌并独立建立渠道。从长远来看,您认为这两条路径会出现一盛一衰的情况,还是可以并行发展?

朱江明:从目前的角度来看,我们与 Stellantis 的合作是最快的方式,相对而言,投资也是最小的。因为如果你想建立自己的服务体系、零部件配送体系、经销商体系,以及未来的融资金融体系和保险体系,你会走很多弯路。现在这是一条捷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利益肯定会被共享。

问:在国内竞争中,零跑汽车已经实现了坚实的成本控制能力,但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每个人都在智能方面竞争。零跑汽车对此怎么看?

朱江明:正是因为国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渗透率非常快。很快,在三年内,我们认为纯燃油汽车可能不再存在,或者它们只会成为汽车爱好者的东西。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零跑汽车的优势是专注。我不想两面作战。在海外市场,我们有合作伙伴可以快速突破这个市场,所以我们可以全心全意地专注于国内市场。

我们零跑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战略也是努力成为顶尖选手。我们的 C 系列已经超过 3 万辆。许多车型可以实现月销量超过 1 万辆。我们今天推出的 B 系列也是零跑汽车的重中之重。它的价格范围在 10 万 - 15 万元,这是中国最具竞争力且市场份额最大的。

如何赢得这场战斗对零跑汽车来说当然至关重要,但我对我们自己的产品和我们的定位有绝对的信心。我们希望在国内市场的 10 万 - 15 万元 B 系列中占有一席之地。

问:B 系列的下一个策略和销量规划是什么,产品组合(portfolio)是什么?

朱江明:我们仍然希望 B 系列是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系列,所以我们规划了三款车型。我们将分别在明年 3 月、6 月和 12 月推出三款车型。基于同一平台,我们希望在这个价格范围内占据一定的份额。

至于生产能力,我们根据我们的销量计划进行规划。

问:B10 是一款全球车型。我们如何平衡中国以外市场的用户需求?

曹丽:零跑汽车的设计相对简单。不像法国汽车,当前的设计趋势不是那么棱角分明,细节丰富。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平衡的元素。我们的设计使其更容易被接受和更简单,因此其用户群体将更大。

另一个方面是在其整体功能上。我们充分利用我们的智能设计,通过软件使其更具可定制性或可定义性。因此,对于不同的用户,我们可以快速优化其功能设计。

另一个方面是在数量上。因为在中国 10 万 - 15 万元的价格范围内,正如朱先生刚才提到的,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它实际上是最具竞争力且市场容量最大的。与海外市场相比,至少在欧洲市场,它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在展厅中可以看到长度超过 4 米,轴距约为 2.7 - 2.8 米的车辆。这种类型的车辆实际上是市场容量最大的主流 SUV。

基于 C10,它已经是一款面向家庭的豪华车型。但这种尺寸的 B10,实际上是市场容量最大的主流 SUV。因此,包括在亚太和南美地区,B10 车型实际上是需求最大的。

所以对于 B10 车型和 B 系列车型,我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在中国和海外的销售可能会使它成为最具潜力的车型和系列。

问:我们的销量增长非常迅速。是否有直接原因,例如热门车型,或者我们的渠道运营或品牌运营中有任何创新措施?

朱江明: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每个价格范围都有激烈的竞争。所有用户肯定都不傻。毕竟,对于一个工薪阶层或想要花费 15 万 - 20 万元的人来说,这是除了房子之外的一项重大购买,他们肯定会不断比较,并在看了几次后做出最终决定。

那么为什么选择零跑汽车?您可能会说有更多的渠道网点或服务态度更好,这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我认为这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这是真正的产品实力。

这是充分竞争的结果。我们说,不进则退。你必须不断地自我革命。你明年的产品应该比今年的好,否则你会被淘汰,因为每个人都在快速追赶。

问:本地制造合作的最新进展是什么?

曹丽:我们的目标仍然是探索并尝试朝着本地生产的方向发展,因为只有通过本地生产,我们才有可能很好地控制成本。至于我们究竟何时会宣布,这取决于实际进展。到时候我们会公开的。

问:对于零跑汽车的国际化,这是零跑汽车成立初期设定的目标,还是在发展过程中探索的结果?有哪些困难和令人兴奋的点?

朱江明:我们从 2022 年开始寻找海外合作伙伴。我们找了很多,最后选择了 Stellantis。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然地相互调整和合作。我们最终决定,一个在海外销售零跑品牌的合资企业是一个 1 + 1 > 2 的情况。我们利用各自的优势进入海外市场,同时,Stellantis 也投资了零跑汽车。

这不像电影,一切从一开始就在剧本中写好了。这绝对是在过程中形成的模式。

困难可能是需要本地生产。因为欧盟的关税现在非常高,运费也非常昂贵。当几个因素叠加时,实际上对整个海外业务构成了巨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寻求实现本地生产的方法。

因为如果你看看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只有那些销售价格至少为 20 万或 30 万元及以上的外国汽车制造商才有本地生产的条件,因为运费太贵了。你不可能负担得起运输一辆 10 万元的汽车,对吧?仅运费就会超过 1 万元。

所以如果我们想在海外立足并销售大量汽车,唯一的方法就是本地生产。无论是否有关税,我认为对于零跑汽车来说,如果我们想要国际化,本地生产是不可避免的。

否则,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原来的 10%(关税),对于一辆 10 万元的汽车,关税是 1 万元,运费是 1 万元。如果你减去这 2 万元,你能赚什么利润?你肯定没有竞争力。

问:我们知道,在中国,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的很大一部分是他们的成本控制能力。在欧洲本地生产后,成本控制能力还能保持吗?

朱江明:成本肯定会有所增加,因为劳动力更贵,能源更贵。周围的供应商也稍微贵一些。但总体而言,与出口整车或支付关税和运费相比,它可能相对更具成本效益。

在成本控制中保持不变的一件事是,我们需要在早期设计阶段进行标准化和基于平台的设计以降低成本,并且在管理过程中也降低管理成本。无论在哪里,对于零跑汽车来说,成本控制能力仍然存在。

问:从 3 万辆到 5 万辆,零跑汽车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朱江明:最大的挑战是您需要同时增长,所以一切都需要同时扩大,例如您的渠道网络、工厂生产能力,并且您的管理能力也需要提高,因为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员来管理我们的工厂、渠道和商店。

换句话说,在这个阶段,我认为零跑汽车有点像销售 30 万 - 40 万辆后的比亚迪,并且正在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