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详情

诺奖得主斯宾塞:AI投资热潮是理性泡沫

财经五月花2025-11-14 19:17
斯宾塞认为,对人工智能的过度投资,恰恰是一种理性选择。

斯宾塞认为,对人工智能的过度投资,恰恰是一种理性选择。这些投资决策背后的逻辑是,一旦被淘汰出局,付出的代价会比现在更高得

中美科技巨头的AI(人工智能)投资竞赛是否已经催生出巨大的泡沫?

11月13日,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钱塘对话”现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就AI投资热潮等问题展开对话。

斯宾塞表示,数字领域尤其是对AI的热情和投资已经使美国股市陷入疯狂。“整个市场都在大规模投资AI模型、量子计算,我们正在大规模投资数据中心及相关的电力供应,未来可能还会大规模投资发电能力,因为电力需求在持续上升。”

在斯宾塞看来,市场中存在一些泡沫,但这是一场理性泡沫。

“站在谷歌、微软、Meta或亚马逊的立场,相比过度投资或效率低下带来的损失,在竞争中沦为第三名所付出的代价过于巨大,所以他们都在以极高的速度投资。”斯宾塞表示,“我们正面临一场投资竞赛。在中国,大型科技企业之间有这种竞争,美国的大型科技企业间也是如此。”

这些投资决策背后的逻辑是,一旦被淘汰出局,就会付出比现在更高得多的代价。斯宾塞认为,对人工智能的过度投资,恰恰是一种理性选择。

中美之间的竞争也助推了AI投资热潮。

“在政策框架方面,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出于种种因素,比如经济、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原因,都认为不能在技术上远远落后于对方。所以,他们不一定会推动在这些领域形成泡沫,但肯定不会去施加阻碍。”斯宾塞表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人工智能的发展都在进一步加速。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在我看来现在已经基本不相上下了。”

在AI投资热潮之下,标普500指数超过30%的市值集中在前七大科技公司,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AI投资热潮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美国经济增长。

黄益平在对话中提到,哈佛大学的杰森·福尔曼的分析显示,2025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了1.6%,但如果排除(投资)数据中心的贡献,经济增速只有0.1%。

由此也引出一个问题,对人工智能及其相关领域的大规模投资是否可持续?换言之,人工智能会否支撑经济的长期增长?

斯宾塞认为,人工智能相关投资在短期内对生产力增长没有显著影响,但未来生产力增长的潜力非常大。“人们往往会高估重大技术突破的短期影响,而低估其长期影响。泡沫出现的一种原因就是,人们高估了影响发生的速度。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时期,我们就看到了这种情况。”

斯宾塞进一步表示,“最重要的是,如果要获得生产力激增,就需要在经济领域释放人工智能的潜力。这是技术扩散的问题。如果人工智能给科技和金融领域带来巨变,而像酒店业、传统零售、教育等大量吸纳就业的部门受到的影响很小,那么生产力激增就不会到来。我们就只能得到一个曾经一度强劲,但后劲严重不足的经济。”

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是可与发明蒸汽机和电力相媲美的生产力革命,还是技术和方法上的边缘创新?

斯宾塞认为,人工智能非常重要。同时,其进展非常迅速,今天谈论的人工智能与明天拥有的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不知道AI智能体的发展方向,不知道它未来的可靠性将会如何,就很难准确预测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不过,斯宾塞表示,可以看到的是,人工智能给科学和技术领域已经带来了巨大影响。以生物医学科学领域为例,DeepMind公司推出的AlphaFold人工智能已经有100多个国家的260多万科学家正在使用。

“人工智能对推动各科学领域的进步具有革命性意义,它对经济的影响则要来得更慢一些。”斯宾塞说,“因为你要弄清楚怎么用,要试验,要改变现有的行为、学习新技能、改变商业模式、企业架构,所有这些我们熟知的东西。但我认为,可以合理推测,只要使用得当,AI会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将给全球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的总体判断是,随着以劳动力套利为核心的亚洲发展模式逐渐消退,人工智能将给全世界带来重大机遇。拥有一个强大的潜在增长引擎作为替代可能非常重要。”斯宾塞说。

同时,斯宾塞提到,未来不同国家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中的分工将有所不同。

斯宾塞认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工具的开发将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美国,因为其他国家在算力、人才、资源投入等领域都无法与中美相比。但要在现实世界使用或调整这些工具来解决问题,要付出的成本则会低得多。这会给众多全球南方国家带来许多机遇。

对此,黄益平提到一个关于分配的问题。在过去的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社会中某些群体的获益相对较少的情况,由此也出现了对全球化政策的反弹。人工智能革命会否出现类似的分配不均的情况?

“这确实可能发生。”斯宾塞表示,“全球化和此前的数字化本质上只是常规工作的自动化,但这确实产生了不尽如人意的分配结果。我认为,这次可能情况会有所变化。比如,大卫·奥托说,如果我们做对了,就不一定会重蹈覆辙。”

同时,斯宾塞强调,仅仅依赖市场机制,完全相信它能自动产生最好的结果,不是正确的做法。“这需要我们努力去构建,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希望。”

(作者为《财经》记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五月花”(ID:Caijing-MayFlower),作者:唐郡,编辑:张威 ,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