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家任务”,哪些地方被委以重任?
财联社消息,10月16日,在2025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式上,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制造领域汽车方向)正式启动。
另据“东莞发布”消息,近日,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消费领域移动终端方向)正式获批,该基地由莞深两地携手共建,目前已正式启动建设工作。报道指出,基地落子,不仅标志着人工智能从技术研发向规模化产业应用实现“关键一环”的跨越式突破,更为莞深两地联合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注入澎湃动能。
“达尔文死海”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用来形容技术研发与市场生产脱节。而中试正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环节。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人工智能+”行动按下加速键。其中明确提出,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应用中试基地是加速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标准化、体系化发展的共性能力平台。结合“人工智能+”6大重点行动,通过在制造、医疗、交通、金融、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布局应用中试基地,汇聚行业资源和相关产业能力,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推广应用成果、孵化创新主体、打造开放生态。
不完全统计,近段时间以来,已有多个领域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相继落地。
能源资源、金融领域,7月27日,由南方电网牵头建设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生态共建正式启动。同一天,中国银联联合交通银行、复旦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宣布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金融领域,普惠金融支付方向)项目正式启动。
医疗领域,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浙江启动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智能专科医生方向);9月,北京启动医疗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由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建设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正式启动。
交通领域,9月9日,交通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工作部署会在山东青岛举行,标志着青岛、绵阳、厦门3个首批交通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全面启动建设。
制造领域,9月11日,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制造领域)在上海启动建设……
对于应用中试基地承担的任务,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此前透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聚焦共性问题,带动促进行业效能提升;打造共创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沉淀共性能力,大幅降低应用创新门槛;培育共赢生态,促进行业创新范式变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作者:刘艳美,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