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1年孵化23家企业,优质“生态圈”引导机器人云集在西南丨AI成都
业内技术人才在此参与专业进修,高校学生从实训基地步入知名企业,青少年儿童在科技探索中点燃兴趣火花……成华区的东广人工智能谷,「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汇集了多元的参与者,拥有非比寻常的人流量,连接着机器人产业的现在与未来。
「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
「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何阳介绍:“创新中心由成华区携手青岛创新奇智联合打造,第一是助力本地企业发展,推广沿海的产业技术模式,帮助四川省特色产业完成应用创新的推广;第二是联合高校打造技术创业平台,针对机器人产业的核心技术进行攻关;第三是建设中试孵化平台,为高校及初创企业提供测试场景、孵化服务;第四是产教融合平台,联合企业、高校,为成都引入、培育机器人产业人才。”
「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何阳
2023年9月启动建设,2024年3月7日正式运营,随后成都市机器人产教联合体在「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宣告成立,“园-校-企”三元协同,近60家龙头企业、23所高校以及15家科研机构携手共创。截至目前,成都市机器人产教联合体产出的专利成果达99项,双创获奖项目超20项,实现了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联动,已经入选省级产教联合体拟培育名单。
「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厅(部分)
“融合链主企业获得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研发支持,建设产业基金为项目增加动力,汇聚领军人才攻关技术难题,引入中介机构提供经营服务,这五大核心要素加N个应用场景,就形成了‘5+N’产业创新生态圈。”何阳表示,「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是以构建“5+N”产业生态体系为牵引,以培育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为目标打造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自2024年正式运营至今,已经孵化了23家企业,其中涉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企业有18家,并帮助链主企业完成体系更新。
「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厅(部分)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安川电机,1915年创业,1977年推出了机器人产品,1994年进入中国。虽然进入中国时间较早,但系列认证体系仍待完善。「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帮助安川电机联合高校,在成都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整合技术、产品、培训标准、考核认证体系。“同时,创新中心协助安川电机建立的认证体系也被采用为成都市针对国家人社部职业等级认证的标准。另外,安川电机的大部分市场在东南沿海,创新中心正帮助他们在西南区域做宣传推广。”
机器人领域新秀企业如安目森科技、智速引擎,均由「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培育孵化。安目森科技成立于2024年4月,专注于研发安全视觉类传感及检测类产品,研发团队主要由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与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毕业的硕博士组成。落地一年时间,安目森科技已经成为了长安比亚迪的供货商,产值达到了500万元。智速引擎注册于2025年4月,在6月亮相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应用生态论坛,展示双足机器人、应用于智能教育的瓦力机器人套件、智能机械臂以及通过肌电信号识别手势意图的AI手柄黑科技。报道显示,智速引擎开发的“AI农事大脑”系统,能实时收集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作物生长周期等100多项数据,为农户提供精准种植方案;开发K12阶段的AI课程已经走进成都20多所中小学,正计划用3年时间,在100所资源薄弱地区的学校建立AI实验室。
智速引擎AI教育机器人
“智速引擎正在进行天使轮融资,创新中心旗下的产业基金计划加入本轮投资。目前创新中心还有不少在孵项目预备正式成立公司。”在「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推动下,一方面是机器人领域的链主企业向新向好、创业企业不断孵化,而另一方面则是弥补人才的缺口。
「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实训教学场地(部分)
“创新中心的合作伙伴提出的机器人人才缺口达到了每年10万人以上,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的缺口在每年70万人以上,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是人才的不足。”何阳认为,人才缺口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懂机械、懂自动化、懂机器人的工业机器人操作人员,另一类是装配产线、保养检查的工业机器人运维人员。人才的培育尤为重要,「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在积极应用“产、学、研、训、创”人才创新培育模式,为机器人产业提供新鲜血液。
客观来看,成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相比沿海区域确实有一段差距,何阳提出,但同时他看到了成都的相关部门、国企都在主动开放机器人应用场景、发布需求清单。“带头试点,打开市场,带动其他民营企业场景开放,成都的机器人产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成都人口聚集,拥有多所专业对口的知名高校,这是成都的优势所在,创新中心携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希望能为成都机器人产业贡献更多力量。”
「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实训教学场地(部分)
据了解,近期「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将联合已经落地成华区的深圳跨维智能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与赋能中心,结合成华区的熊猫基地、东郊记忆等地标,结合卡诺普等企业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打造数据采集训练平台,为初创企业和终端客户的应用场景做训练服务。赛事活动方面,今年10月,「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主办的大学生创新大赛将拉开帷幕,预计有千余组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的创新设想将在比赛中亮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6氪四川”,作者:36氪四川,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