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详情

从实物资产到数据资产:数字化如何重新定义新时代企业价值

王建峰2025-07-04 10:11
从有形价值到无形价值的转变

在工业时代,价值以钢铁、石油和煤炭的吨数来衡量。如今,价值以TB级数据、用户行为模式和算法精度来衡量。本文探讨了 实体和虚拟资产的数字化,这 不仅仅是一场IT转型,更是对我们定义、创造和交付价值方式的重新配置。 

我们借鉴经济理论、企业架构以及从特斯拉软件定义汽车到亚马逊算法供应链的现实世界商业颠覆,探讨 数字化为何会带来波动性、新颖性和颠覆性 ,以及领导者在这种流动性中必须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从有形价值到无形价值的转变

20世纪初,企业实力的衡量标准是实体层面的,比如公司工厂的规模、车队的机车数量,或者其能够加工的原材料吨数。资产负债表是具体的。有形性就是信任。 

但如今,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没有工厂,没有石油钻井平台,也没有实体船队。相反,它们拥有的是 数据管道、数字生态系统和算法控制回路 。 

什么改变了? 

无形资产是新资本。

从重资产重洞察的 转变颠覆了经济价值的规则。在传统行业,一座钢铁厂需要数年才能建成,而其折旧则需要数十年。如今,一家拥有 SaaS 平台的初创公司无需拥有任何房地产,就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颠覆整个行业。 

Uber :没有汽车,却主宰着城市交通。 

Airbnb :不是酒店,但却改变了酒店业。 

Netflix :没有 DVD 商店,却重塑了全球娱乐业。 

在每种情况下, 软件都成为工厂数据成为供应链 。 

数字孪生思维的兴起:

如今,物理世界正越来越多地 被数字复制品所映射 ——从建筑物到发动机,再到整个业务流程。这些“数字孪生”不仅仅是简单的图表,更是能够采集传感器数据、模拟场景并优化结果的实时模型。 

这种演变重新定义了我们对能力 的理解。在模拟时代,能力意味着熟练的劳动力或生产线。在数字时代,它包括: 

基于历史客户行为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

在几秒钟内配置基础设施的自动化脚本。

一个实时连接供应商的平台。

这种转变为何重要?

如今,无形的东西比有形的东西更有价值。董事会讨论的不再是“有多少家工厂?”,而是“你的API架构的可扩展性如何?” 战略已从拥有转向协调。从控制转向能力。

数字化的真正含义

乍一看, “数字化” 一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扫描文档或采用ERP软件。但要理解其对整个企业的意义,我们必须提升讨论的深度。数字化的核心是将 感知、记忆和智能嵌入价值链的每个角落。

感知物理世界

数字化的第一波浪潮是仪器仪表化。如今,机器、仓库,甚至零售货架都嵌入了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不仅仅是数据收集器,更是企业的 实时眼睛和耳朵。

物流 :物联网设备以地理空间精度跟踪货物运输。

制造业 :通过振动和温度分析进行预测性维护。

零售 :可检测产品耗尽的智能货架。

模拟世界现在通过遥测技术而变得“活跃”。 

自动化智能与判断

第二波浪潮将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带入决策循环。传统分析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数字化则询问“下一步是什么?”并采取行动。 

适应竞争对手行为的 动态定价模型。

人工智能主导的 医疗保健诊断,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

聊天机器人 不仅可以回复,还可以学习、说服和销售。

数字化并不是为了更快地做出决策,而是为了增强整个企业的 认知。

创建反馈循环和数字线程

数字化系统中的每个动作都会生成一个信号、一个日志、一个指标和一个事件。数字化企业将这些信号编织成 反馈回路 : 

客户互动 实时影响产品路线图。

触发自动调查或补救的 操作异常。

塑造营销个性化的 行为模式。

这些反馈回路共同构成了一条 数字主线 ——一个从构思到实施的可追溯的端到端环境。这不仅仅是 流程集成 ,更是 组织智能 。 

重塑企业神经系统

当每个系统 CRM、SCM、HR、Finance 通过 API、微服务和事件中心连接起来时,企业就不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 活的有机体 。 

在这个世界上: 

延迟就是风险

冗余就是弹性

数据就是资本

四种力量:新颖性、波动性、颠覆性、范围性

当企业将智能嵌入到每个流程和平台时,它们不仅速度更快,而且更加透明。数字化 加剧了复杂性 ,并随之产生了塑造现代商业格局的四大强大力量: 

新颖性:新事物总是现在

在传统商业中,新奇事物偶尔会出现在一个新的产品、一个新的市场中。在数字时代,新奇事物是 系统性的、自我生成的 。 

杭州的 一家初创公司在三周内开发了一款金融科技应用程序,并在 10 天内覆 盖了一百万用户。 

机器学习模型 开始推荐以前未知的产品类别,并迅速获得关注。 

数字系统如今能够展现人类未曾预料到的 洞见。今天“新兴”的事物,明天或许就会变成“预期”的。 

那些不预见新事物的企业总是会对其做出反应。 

波动性:环境变化比能力变化更快

随着云原生平台和按需基础设施的出现,技术环境的变化 速度超过了组织文化的适应速度 。 

消费者行为在几天内就会发生变化(例如,TikTok 趋势、ChatGPT 的采用)。 

由于全球事件,供应链在数小时内发生改变。 

在这样的形势下,除非系统架构能够优雅地适应,否则 稳定只是一种假象。

教训是什么?不要为了控制而建,要为了流畅而建。 

颠覆性:遗留问题如今已成为负担

数字时代最危险的事情不是缺乏创意,而是 在市场不再需要的某些事情上表现出色。

柯达 拥有数码摄影专利,但却坚持使用胶片。 

Blockbuster 拥有基础设施,但 Netflix 改写了交付模式。 

颠覆的发生并不是因为新进入者是完美的,而是因为 他们消除了我们已经正常化的摩擦 。 

颠覆不是一场产品之战,而是一场模式之战。 

范围性:变革不再是部门之间的事

数字化不仅仅影响IT或营销。它重新定义了: 

人力资源如何使用 行为分析 来留住人才。 

财务如何利用 实时预测 进行资本配置。 

合规性如何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审计实现 监管协调的自动化。

这不是转型,而是 蜕变 。企业不仅外表不同,行为也不同。 

数字化变革不再是横向的过程,而是纵向的文化、思维方式、经济 的变革 。 

动态世界中的企业响应治理

随着数字化加速了创新性、波动性、颠覆性和范围性的提升,领导层面临的问题不再是 “我们能够转型吗?” ,而是 “我们能否在不被时代淘汰的情况下管理转型?”

本节探讨具有前瞻性思维的企业如何应对——不是采用严格的控制,而是采用 自适应架构、以能力为中心的规划和认知治理 。 

战略架构,而非战术清单

孤立的企业架构文档时代已经结束。当今的架构模型必须: 

实时 持续更新并连接到运行时系统。

分层 桥接策略、能力、流程和技术。

易于沟通 ,董事会会议室和 生产车间 均可理解。

在数字化企业中,架构不是一个文件,而是一个反馈系统。 

以能力为中心的项目组合规划

传统的IT治理通常围绕项目展开。但项目是暂时的,而 能力是持久的。

通过围绕 能力 (例如客户洞察、实时物流、自适应合规)进行组织,领导者可以: 

避免 跨业务部门的重复。

跟踪 一段时间内的成熟度和投资。

超越组织孤岛,使战略 与执行保持一致。

能力是数字化企业真正的弹性单位。 

护栏,而不是路障

数字治理必须从 命令与控制 发展到 支持与观察 。 

其中包括: 

策略即代码, 可在不减慢部署速度的情况下强制执行安全性和合规性。

基于人工智能的可观察性 ,用于检测架构原则的偏差。

联邦治理 允许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创新。

在湍急的河流中,你不会建造水坝,而是建造河岸。 

数字神经系统的兴起

现代企业越来越依赖将意图与影响联系起来 的组织数字孪生 (DTO) 实时模型。 

DTO 可以实现: 

具有从想法到事件的可追溯性的情景规划

跨人员、流程和平台的 实时可见性。

实际执行之前的 决策演练。

在这种情况下,治理不再是一次会议,而是一种 无形的膜 ,每个决策都通过它进行过滤、验证和调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据驱动智能”,作者:晓晓,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