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详情

从脑控梦境到具身智能,这家创企试图重塑脑机接口边界

36氪品牌2025-07-01 11:00
姬械机以“BCI”技术为核心,以“意识与具身”为概念探索数字永生之路。

在科技浪潮汹涌的当下,脑机接口(BCI)技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潜力,重塑我们对人机交互、医疗康复乃至生命本质的认知。在这场技术革新的前沿,一家名为“姬械机”(Maschine Robot)的初创公司正以其独特的愿景和前瞻性布局,引领着一场关于意识数字化与具身智能的深度探索,试图拓出一条兼具技术深度与未来想象力的路径。

科幻启示下的“数字永生”之路

姬械机的故事始于2021年,这家公司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顶尖学术力量的孵化与支持。它由MIT人机交互实验室与斯坦福神经科学实验室的相关技术支持孵化成立,并由来自学术界和相关产业的资深人员联合创立。

在我们看来,该公司的名称“姬械机”本身就充满了科幻色彩——其灵感来源于知名科幻电影《机械姬》(Ex-Machina)与电视剧《西部世界》(Westworld)。这种命名不仅彰显了公司对前沿科技的追求,更昭示了其宏大的技术愿景:通过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结合,最终实现人类意念的数字化下载与机械永生。

从现实角度讲,姬械机正将自身发展定位为研发可规模化应用于真实生活场景的脑机接口与混合人机(机器人)交互技术产品,旨在成为脑与智能(Brain and Machine)行业实践的领航者。为此,公司旗下设立了两大核心品牌:脑机接口品牌“脑姬”和具身智能机器品牌“姬器人”。

自成立以来,姬械机已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截至2025年,公司已完成多轮累计数亿元规模的融资,这笔资金为其后续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公司已成功推出多款用于行业服务的脑机接口产品系统,并发布了多款用于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应用的脑机接口芯片方案。除了传统的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姬械机更将研究重点布局于基于脑接口技术的情感、记忆、睡眠与梦境、意念通信等大脑认知功能与交互应用。

姬械机创立之初,其内在的技术愿景便清晰而宏大: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意念(Mind)的下载与存储,并通过具身智能技术实现意念在机器人本体(Body)上的上传与再生其定位的关键技术步骤环环相扣,勾勒出一条从连接到永生的完整链条:

首先,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连接大脑”(connect the brain);其次,深入“解析意识”(interpret the mind);再次,精准“复制情感”(copy the emotion);最终,通过机器人技术“重塑躯体”(rebuild the body),从而实现人类意念与机器的永生(make the human immortal)。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姬械机的技术发展主要围绕脑机接口芯片电路、电极、数据与AI算法技术的结合,开发混合脑机接口平台产品。公司同时布局了可穿戴与植入式两条脑机接口技术路线,并协同基于人体运动智能穿戴交互机器人控制与操作训练技术,以实现梦境生成、意念打字、意念操控等新一代脑机交互技术与人-机器人技能训练及交互产品服务。这种多维度、跨领域的技术融合,正是姬械机打造未来人机生态系统的基石。

产品图谱:探索人机交互的无限可能

布局方面,姬械机采取了2B(面向企业)和2C(面向消费者)并行的策略,旨在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场景,从基础科研到前沿应用,再到日常生活的交互体验。目前,该公司已推出多个脑机接口平台、芯片方案及交互娱乐产品。

面向行业与科研的2B解决方案

在面向行业服务的2B类产品方面,姬械机构建了完善的脑机接口平台体系,为专业用户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加速脑科学研究和相关产业发展:

X-BCI基础行业服务脑机交互平台:这是一款综合性脑机接口服务平台,集成了脑机硬件、数据服务和AI算法接口,旨在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简化脑机交互任务的智能处理和部署 。

S-BCI大通量侵入式脑机接口芯片平台:对标国际前沿技术,S-BCI专注于高精度峰电位检测,通过提供多款侵入式芯片,旨在提升神经调控和脑科学研究的范式。

A-BCI高精度脑机交互实验平台:专为前沿脑机接口和行为科学研究设计,该平台通过集成VR/AR技术,提供沉浸式多模态刺激呈现,以高精度硬件和智能化软件为深入探索大脑活动与外部世界交互机制提供支持。

贴近生活的前沿2C交互体验

在面向消费者应用的前沿科技交互娱乐产品方面,姬械机同样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旨在提升用户的日常生活体验,拓展人类的感官与交互边界:

BCI-Dream & BCI-Sleep(睡眠与梦境产品):这两款产品致力于通过神经技术与人机交互设计,提升用户的睡眠质量与潜意识体验。其中,“Dreamgear绘梦仪”作为全球首款基于AGI算法的梦境监测与重建脑机接口产品,已于2024年底发布。

BCI-Music & BCI-Love(音乐与情感产品):这两款产品将AI、脑机接口与情感计算融合,BCI-Music能基于用户情绪实时生成音乐,而BCI-Love则通过脑机接口增强情感感知与交流能力,旨在重塑人与音乐、人与人之间的深层连接。

BCI-Control & BCI-Feeling(控制与感知交互产品):这些产品为用户提供外界设备控制与外部感知大脑神经反馈增强,实现真正的意念控制和对外界万物的加强感知,为医疗康复和娱乐交互带来新的可能.

具身智能与穿戴系统:构建人机一体的未来形态

在外界看来,姬械机的“穿戴-具身智能产品”旨在构建人机一体的未来形态。通过智能穿戴系统对人类智能属性的获取与计算建模,将这些属性移植到虚拟或实体智能体(Agent),使智能体具备像人类本体一致的功能、行为与感情特质。其核心是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交互采集与训练平台,能够采集大脑意念、身体运动和手部精细操作等数据,并进行训练。

ALS公益项目:科技点亮罕见病患者的希望

在公益医疗方向,姬械机积极投身于罕见病的科技辅助应用。公司与北京协和医院联合发起了基于脑机接口的渐冻症患者科技助力医疗公益项目(BCI-ALS。该项目针对渐冻症患者晚期全身瘫痪但大脑清醒的特点,希望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让思维“动”起来的目标。

具体来说,BCI-ALS项目旨在帮助患者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包括:如何表达想法、如何“说话”、如何移动轮椅、如何感知世界、如何使用电子设备、如何保存记忆,以及未来能否拥有一副新的躯体。为此,姬械机推出了脑机通信、脑机控制、脑机机器人三个方向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如脑控打字键盘、智能脑控轮椅和脑控具身机器人。

前瞻探索:记忆的下载与“意念永生”的哲学命题

据了解,姬械机在公司成立之初,便与Neuralink同步开启了基于脑机接口的记忆与再生前瞻探索项目研究计划。这显示了其对脑机接口技术未来发展的高度前瞻性思考,直指人类文明的终极命题——生命与意识的永续。

BCI记忆移植计划:该项目致力于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对人类的记忆进行长周期采集、解码、重建与存储,并进一步探索对大脑记忆的干预与写入。

BCI意念永生计划:该计划旨在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对大脑全息信息进行采集、分析与计算建模,形成人脑孪生智能体系统,并上传至计算系统或人形机器人系统,最终实现虚拟与机器永生。

当然,这些方向目前更多仍处于理论与实验验证阶段,距离可实际落地的产品仍有显著距离 。但姬械机的这项探索,无疑为人类描绘了一个超越生物极限的未来图景,引发我们对生命、意识与存在方式的深层次思考。

结语:在幻想与现实之间,重塑人机共生边界

姬械机所描绘的技术路径,横跨脑神经科学、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机器人等多个复杂技术交叉领域。它不仅涉及高度前沿的工程难题,更触及了意识、情感、记忆与生命数字化等哲学层面的深刻命题。

当前,脑机接口的产业链上下游仍在成型,伦理与监管体系也尚未明朗,这使得姬械机这类前沿公司的产品与技术落地节奏仍需进一步观察。然而,这家以“意识与具身”为核心概念的公司,正在以一种技术浪漫主义者的姿态,摸索一条不走寻常路的脑机接口发展路线。他们不仅致力于研发革命性的技术产品,更在挑战我们对人类潜能与存在形式的传统认知,无疑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技术未来,以及人机共生边界的全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