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详情

从虚拟到可行:首席财务官如何重新规划人工智能的应用

IMD2025-06-26 15:58
IMD教授José Parra Moyano指出,许多AI项目未能如预期般落地生效,他建议首席财务官(CFO)应重新聚焦三大核心要素:业务价值、数据基础是否完备,以及员工的参与度与认同感。

全文阅读时长约6分钟 

IMD教授José Parra Moyano指出,许多AI项目未能如预期般落地生效,他建议首席财务官(CFO)应重新聚焦三大核心要素:业务价值、数据基础是否完备,以及员工的参与度与认同感。

首席财务官(CFO)在企业应对人工智能(AI)主导的产业转型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凭借其对企业全局的统筹视野,以及在财务战略规划中的引领作用,CFO在推动AI技术落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精准平衡创新投入与可量化的业务成果。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简称GenAI),包括即将兴起的AI智能体(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gents,简称 AI agents),可以优化运营流程、提升决策效率,并推动收入增长。巴克莱投行(Barclays Investment Bank)的分析师预测,AI智能体可独立完成约70亿项任务,助力企业实现系统级生产力跃升。然而,要真正释放这一技术潜力,仅靠技术部署远远不够。CFO需要确保AI项目与企业战略目标深度协同,避免资源分散与“孤岛式”开发,从而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若财务领导者能以战略视角规划AI落地路径,该技术有望为企业带来显著的投资回报。 

然而,许多企业在将AI的潜力转化为实际业务成果方面仍面临挑战,大量AI项目未能兑现预期目标。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传统AI项目中,GenAI项目同样难以幸免,甚至今年即将广泛应用的AI智能体,也可能陷入同样的困境。 

为有效应对AI项目在落地过程中的复杂挑战,企业应聚焦三个关键维度:业务价值、数据基础和人员协同。三者共同构成“价值—数据—人员”的框架,为决策者提供结构性思考路径,以解答以下关键问题:企业期望通过AI实现什么样的价值?是否具备支撑AI落地的关键数据资源?员工及利益相关方将如何理解并应对AI驱动的变革? 

聚焦上述核心维度,CFO将能够更精准地优化资源配置、系统性降低风险,并显著提升AI项目的长期成功率。 

一、价值维度:明确AI带来的业务价值

框架的第一维度要求企业明确界定其期望通过AI创造的价值。尽管这一要求看似理所当然,但当被问及“企业希望通过AI解决哪些具体业务问题”时,许多组织往往难以给出清晰、直接的答案。 

真正成功的企业并非盲目追逐AI技术本身,而是聚焦于解决可量化、可衡量的实际业务挑战——例如,通过算法优化销售表现。以某销售人员为例,其借助AI预测高潜力客户群体,针对性调整营销策略,最终推动年收入从100万美元增长至130万美元。这一具体案例不仅展示了AI的实际应用场景,更凸显了其为企业带来的可量化业务价值。 

AI应用领域表现卓越的企业,通常采取聚焦且务实的策略。它们优先聚焦于解决具体、可落地的业务问题,通过快速积累阶段性成果,而非盲目追求颠覆性变革,有效规避高成本试错风险。这种渐进式的成功不仅能优化业务绩效,还能为更宏大的计划营造内部发展动力。这一策略中暗藏的悖论在于:当CFO将资源集中投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AI项目时,他们实际上也在间接推动组织知识资产的沉淀。这一策略甚至可能引发组织文化的深层变革,使企业逐步具备运用AI解决未来更大规模、更复杂业务问题的能力。 

数据协作平台使组织能够在保障隐私的前提下训练AI模型。 

二、数据维度:确保可获取性与高质量

成功推动AI落地的第二个关键维度是数据。业内常用一句箴言来概括这一要点:“输入垃圾,输出垃圾(garbage in, garbage out)”。AI模型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于数据的质量与可获取性,然而,许多企业在数据量、数据多样性或数据结构化方面均未达到支撑AI训练的要求。 

关键之处在于,从“数据可访问性”而非仅“数据所有权”的角度审视数据。企业可能“拥有”某些数据,但因未获得用户授权而无法合法使用;与此同时,也存在企业虽不拥有数据所有权,但可通过合规途径访问的数据。 

数据协作平台(Data Collaboration Platforms)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们使组织能够在保障隐私的前提下训练AI模型。其技术原理是:将算法部署至数据存储位置,而非将数据迁移至组织内部进行模型训练。这一设计确保了个人信息在数据源端安全存储,同时不阻碍对数据的分析利用。 

目前,数据协作平台形态呈现多样化,既涵盖由私营企业提供的专有服务,也包括由机构或联盟采用的开源解决方案。此类平台的广泛应用,反映出企业对“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挖掘共享或敏感数据价值”的认知日益深化。更重要的是,这些平台正在破解AI发展的核心瓶颈:高质量训练数据的匮乏问题。 

例如,在医疗领域,医院与制药公司无需共享原始数据,即可通过平台共同训练算法,以提升诊断或治疗的精准度。在更为复杂的B2B场景中,受限于监管规定或隐私保护法规,企业往往难以使用客户数据来训练AI模型,而数据协作平台则提供了一种解决路径:企业可在严格遵守隐私合规要求的同时,推动技术创新。 

通过在保障隐私的同时实现数据洞察,数据协作平台正为医疗、自动驾驶在内的多个行业开辟新机遇,助力企业在日益复杂的数据监管环境中寻求突破。 

人工智能的核心价值在于扩展人类能力,而非代替人类。其核心要义在于:即便AI深度融入业务流程,人类的专业判断与经验积累仍将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应对动态演变的复杂挑战时。 

三、人员维度:管理认知,建立信任

第三个维度:人员,往往决定了AI项目的成败。由于公众对岗位被AI取代的担忧,AI常常被视为一种威胁,这种情绪也反映出更广泛的公众焦虑。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项调查显示,52%的美国受访者对AI在公共生活中的日益广泛应用感到担忧,担忧情绪超过了兴奋感。 

企业必须正面回应这些担忧,明确传达核心信息:AI的核心价值在于扩展人类能力,赋能员工实现更高价值的工作。即便AI已深度融入业务流程,人类的专业知识与经验积累仍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应对动态演变的复杂挑战时。管理员工对转型的认知至关重要。若他们将AI视为威胁,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在无意中削弱项目推进的效果。 

成功的AI项目往往高度重视沟通与变革管理,意识到对AI的错误认知会显著增加项目失败的风险。因此,CFO及其他高管需要在早期阶段积极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并持续保持互动,以争取支持、达成共识、建立信任,确保转型过程顺利推进。 

CFO的行动指南

“价值—数据—人员”框架旨在为CFO及其他决策者在应对AI复杂挑战时提供明确指引。 在批准任何AI项目之前,CFO应聚焦以下三个核心问题: 

  1. 我们期望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2. 我们是否具备获取高质量数据的能力?
  3. 员工将如何看待这次变革?

若上述问题都无法得到明确解答,企业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自身的推进策略。当数据资源不足时,企业应优先转向数据获取或访问权限的解决,而非盲目推进项目。同理,若员工对项目缺乏支持,企业就必须为复杂且成本高昂的变革管理做好准备。 

通过采用“价值—数据—人员”框架来实施AI项目,企业能够提升成功率,并有效降低风险。然而,持续衡量项目成效同样关键——成功的企业往往会系统性地跟踪项目成果。对于CFO而言,任何重大AI投资都应包含明确的后续评估计划和预算。在正确的战略与持续的成效关注下,AI将成为推动企业生产力、创新能力及长期增长的核心引擎。 

本文翻译自I by IMD,中文版本仅供参考。 点击“阅读全文”,获取英文原版。 

关于作者

关于瑞士IMD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瑞士IMD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已有75年以上历史,始终致力于培养能够推动世界更加繁荣、可持续与包容的领导者与组织。IMD由一支专业且多元化的教师队伍领导,在瑞士洛桑和新加坡设有校区,并在中国深圳设有管理发展中心,致力于成为全球有志个人和组织最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IMD的高管教育和学位项目长期位居全球领先地位。这一持续领先源于IMD独特的“真实学习,真实影响(Real Learning, Real Impact)”教育理念。通过高管教育课程、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项目及专业咨询服务,我们助力商业领袖找到更新更好的解决方案,挑战现状,启迪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瑞士IMD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深圳”,作者:IbyIMD,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