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改变了一切,拥抱未来吧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人工智能这个精灵已经从瓶子里放出来了,再也塞不回去了。未来我们回望这十年时,就如同过去的人们看待电或印刷术一样。最好不要带着愤世嫉俗或恐惧去迎接那个时刻:请带着好奇心、责任感和对这个光明且值得拥抱的未来的坚定信念去迎接它吧。文章来自编译。
目前我正在做一个新项目。即便在过去这两个月里,我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前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Cursor里写代码,现在则主要使用Claude Code,而且几乎是完全放手让它干。
我的编程速度变快了吗?其实并没有。但感觉我每天多出了30%的时间,因为活都是机器在干。我的工作就在给它下指令、看书、检查代码修改之间交替进行。要是你在半年前告诉我,比起自己敲键盘,我居然更愿意当个工程主管而非虚拟编程助手,我绝对不会相信。现在我能去冲杯咖啡,项目照样有进展。我能陪最小的孩子去游乐场玩,同时工作仍在后台继续进行。甚至就在我写这篇博客的时候,Claude还在帮我做一些代码重构。
当发生了这一切时,我发现自己会陷入到沉思当中,思考人工智能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并且我对未来越来越乐观了。显然,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人工智能这个精灵已经从瓶子里放出来了,再也塞不回去了。即便我们今天立刻停止所有进展、冻结权重、停止训练,那些已经存在的系统仍将重塑我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彼此沟通的方式。
然而,真正需要更长时间去接受的,是这场变革的深远程度。作为一个来自确定性世界的工程师,一个深深看重工程技艺的人,消化接受智能体做事的那种“混乱无序”花了我一段时间。甚至起初让我接受使用AI工具都花了好一阵子——就在两年前,我还坚信AI可能会害死我妻子。但这两年我们的进步简直惊人。我们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便我们现在就止步于此(虽然毫无迹象表明我们会停下),AI也已然成为大量新创新、新想法和新创造的基础平台,我对此欣然接受。它已经超越了仅仅是个新奇工具的阶段。
我从未见过哪项技术能如此迅猛地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比之下,就连智能手机的普及也显得步履迟缓。如今通勤路上或喝杯咖啡的间隙,总能撞见有人在与ChatGPT对话。我曾与咖啡师、理发师、游乐场里的家长(那些我眼中并非“科技达人”的普通人)交谈,他们告诉我AI如何重塑了他们的行事方式——从写信、搜食谱、辅导孩子作业到翻译文件,无一不受到影响。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已然巨大。然而,世界上大部分人尚未真正接触这些工具。众多社群、行业乃至整个经济体,都还未踏上探索自身将被如何重塑的征程。
正是这种反差,让当下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氛围——一半是汹涌的革命浪潮,另一半则是风暴前的寂静。 但更令人费解的是,竟有如此多的技术从业者在抵制这股浪潮。 技术弄潮儿们为何会抗拒这样的变革?托马斯·普塔切克(Thomas Ptacek)那篇题为《我那些怀疑AI的朋友都疯了》的文章,确实道出了我的心声。它以幽默的笔触,精准刺中了我身边圈子里弥漫的这股AI抵制情绪。 为何那么多我多年来在科技界敬重的人——工程师、开源贡献者——反而成了对正在发生的巨变抵触最强烈的一群? 我们亲手缔造了超乎想象之物,许多人却非但毫无好奇,反倒报以轻蔑,甚至矢口否认其能力。这背后,究竟出于何种心理?
当然,其影响既深远又真实,迅猛的发展迫使我们去思考重大问题:这对我们孩子的教育意味着什么?如果AI在教学、解释和课程个性化方面能胜过一节三十人一起上的课,那我们熟知的学校会变成什么样?如果孩子们从小就期待与智能体互动——而不仅仅是吸收内容——我们该如何教导他们利用这种力量去推理、创造和协作,同时又不至于依赖它呢?
在全球层面,其辐射范围也远超以往任何一次技术浪潮。 这不同于搜索引擎或社交媒体的崛起——彼时世界其他地区大多满足于充当美国技术基础设施的使用者。AI技术更接近于蒸汽机那样的奠基性突破:一旦问世,便成为历史必然,没有国家能够承受被排除在外的代价。然而,蒸汽机技术迅速普及,制造商间竞相模仿,因为其技术优势过于显而易见。而在AI时代,每个国家、每家大企业都将致力于掌控自己的模型、掌握主导权,并在这片未来的战略高地上夺取一席之地。
因此,当我在给Claude分配任务和阅读一些有深度的东西之间切换时,我不禁为我们正处于一个不可逆转且影响深远的变革开端而感到兴奋。
我理解人们为何容易变得愤世嫉俗或恐惧。程序员和艺术家的工作肯定会改变,但不会消失。我感觉作为程序员学到的所有技能,在搭配这种新工具后,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价值。同样,AI生成艺术的泛滥也让我更加下定决心,要尽快雇佣一位优秀的设计师。人们永远会看重精心打造的产品。AI可能会一下子把所有人的标准都抬高,但正是谨慎的思考和刻意的创造行为,会让你与众不同。
当然,我个人保持乐观可能有充分的理由。但我使用这些工具越多,就越相信乐观是每个人更应采取的合理立场。善用AI能极大增强人的能动性。它能帮助我们跨越文化进行沟通。它能让知识的获取大众化。它能加速医学、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创新。
现在虽然既混乱又原始,但道路是清晰的:我们不再只是使用机器,我们现在是与机器协作。虽然为时尚早,但我认为未来我们回望这十年时,就如同过去的人们看待电或印刷术一样——不再视作新奇之物,而是一切改变发生的时刻。
让我们在那一刻来临时,摒弃愤世与恐惧; 以炽热的好奇、沉甸的担当,以及对那必将到来、值得你我共赴的光明未来的笃定信念,迎接它!
译者:b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