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流量退场,车企开始比拼安全与体验
去年北京车展,车企CEO成为最大流量看点,360创始人周鸿祎往车顶一坐,喜提了N个微博热搜。雷军、李想等CEO之间的展台互访,吸引了无数关注;如果在往前数,观众消的眼光更是围绕着明星、车模,话题更加娱乐化。
但今年上海车展,这些所有的流量「人物」都已经退居幕后,大家都能静下心来,认真的讲产品讲体验。而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这一届的观众更愿意看技术,看干货。
这样理性趋势的出现并非偶然。据乘联会数据,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继续突破40%,L2级辅助驾驶在新车中的搭载率也已超过60%。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渡过“博眼球”时期,即将进入稳扎稳打、靠质量创造竞争力的平稳提升期。在这个阶段,车企需要的不再是吸引眼球的流量玩法,而是抢夺用户真正心智的营销暗战。
品牌心智第一战:安全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中,电池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中之重。如今,20万元以上的车型,已普遍支持400V以上的超充;搭载100度三元锂电池的车型,综合续航里程更是轻松达到700公里以上。电池与补能技术的进步,已经初步打消大众对电动汽车的使用顾虑。
不过,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其事故案例也开始增多。2025年至今,多个新势力品牌由车祸导致的电池爆燃事故,将消费者的注意力抓向电池安全。
在上海车展前夕,有关动力电池安全的最新法规已经正式落地。
2025新国标要求单体电芯触发热失控,整包至少监控2小时无起火无爆炸。新法规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几乎就是有史以来最严苛的电池法规。法规之下, 车企纷纷开始行动。
在上海车展上,吉利发布了其电池安全的最新技术。通过电芯特殊工艺处理后,吉利生产的电池,可以承受8根针同时刺穿、真弹枪击贯穿但不起火的极端测试。
智己汽车则交出了一份全行业领先的安全答卷:据企业介绍,从诞生之日起,智己向用户交付的所有汽车产品,其电池安全便已全部符合将于2026年7月生效的动力电池新国标,并且做到了监控至少24小时内无起火、无爆炸,比新国标要求的2小时要更优秀。
甚至本次国标新增的关于底部碰撞的测试,智己也早已将碰撞能量150焦耳的标准,纳入到此前所有电池开发的企业标准之中。
作为中国汽车元老级大厂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在安全领域,智己武装到了每一个细节。这不仅是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技术的追求,更是一家榜样车企责任感与担当的体现。
电池安全的最终答卷还是用户的实际体验,目前,智己已经达成超十万台零自燃的成绩。无论在新势力、合资品牌甚至是外资品牌里,这都是相当领先的成绩。
这一版“史上最严苛”的电池国标,其实也只是一个开始,车企对电池安全的研发投入不会止步,安全是每一家新能源车企无法走捷径的技术关卡。
在这场关乎生命的保卫战里,从隔热材料的迭代、车身结构的精进里,我们看见的是整个汽车行业对安全的敬畏与投入。
技术需要广度,功能走向深度
近几年,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最炙手可热的产品锚点,但车企好像也在同一时期陷入了内卷怪圈,几乎每款产品都在堆硬件、堆配置。例如,在智能驾驶方面陷入传感器配置的比较,而忽略了场景功能实际效果的宣传。对于零重力座椅,海报上印着的都是座椅折叠与舒展的角度,而非座椅本身带来的体验究竟如何。
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40%以上,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消费者难以通过单纯的配置和硬件数量来做决策。人群的细分、功能的细化,正在成为汽车行业下一个十年的竞争重点。
这样的趋势,在上海车展上尤其明显。
首先是最早一批开始摸索新能源汽车的新势力品牌,比如蔚来汽车。蔚来汽车最早一批的产品是纯电SUV车型,如今,这一类SUV同质化非常严重。车载冰箱、零重力座椅等配置已稀松平常。
怎么才能玩出新花样?蔚来旗下的乐道L90给出了一个特别的答案。在上海车展,李斌展示了乐道L90的超大前备箱功能,除了可以做超大储物空间外,还可以成为车主钓鱼等娱乐活动时的座椅。因为在蔚来品牌的受众中,就包含了这么一类热爱户外运动,需要汽车与户外有更强连接功能的用户群体。
作为最懂家庭用户的品牌之一,理想深谙汽车是家庭用户第二客厅的属性,推出了纯电MPV MEGA的HOME特别版,新增的核心功能便是二排座椅的旋转,满足了更多、更细致的用户体验需求。
智己汽车的洞察则更加全面。智己旗下的全新智己L6车型,是一款面向都市人群的精致产品。然而,现代都市人群的需求,正在变得更加复杂。这个人群与科技和时尚最为密切,同时又比家庭用户和中产更加挑剔。
所以智己选择的是,满足都市人群的既要、又要和还要。
首先是外观,「外滩小帕梅」的外观设计,迅速让全新智己L6进入了年轻消费者的视野,全新的马蒂斯红更是让新车“红出圈”。但这些都只是基础,这款产品真正打动用户的,是对用户真实需求痛点的洞察。
相比家庭用户对电视冰箱的追求,花钱买一个只有后排能看见的大屏幕,都市年轻人并不买这样的账,都市人群的用车需求更多是围绕车主本人展开,看中是那些真正能让开车更舒适,更省心的功能。
全新智己L6的“贝果座椅”便是一个有人气,又实用的配置。与传统座椅固定的软硬设置不同,贝果座椅强调的重点之一,是“千人千坐姿”,座椅软硬多档可调,还能波浪式舒压。无论男性或是女性,无论身高多少,都能找到最舒适的坐姿,久坐不累。
在产品功能的设计外,智己更是洞察到了都市精致人群“夏天开车太防晒”痛点。全新智己L6有针对性的上另一个人气功能:防晒天幕。
全景玻璃太晒,是很多电车用户的夏季出行痛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且能用用户听得懂的方式,讲好产品体验,是很多车企的老大难。根据企业数据,全新智己L6不仅做到了99.99%全波段紫外线隔绝,前后分区,瞬间调光等新技术,更用了「SPF130+」、「PA++++」等都市人群更容易理解的防晒指数进行产品描述,甚至还用了安耐晒、黑胶伞等防晒领域的标签型产品来比喻。很多同行,看了之前全新智己L6预售发布会,一个最大的体会是,智己会讲故事了,智己出圈了。
实际上,这次全新智己L6之所以能够预售爆单,赢得都市年轻人的喜爱,便是因为,其既满足了主流意义上的颜值审美需求与智能需求,又推出了针对受众人群痛点设计的功能,还打破了汽车技术语言的门槛,让用户充分理解了全新智己L6的魅力。
这其实就是未来十年汽车行业的竞争核心。智能化技术爆发之际,用户的需求正在复杂化。未来,能得到用户青睐的产品,必须要同时具备技术的广度与功能的深度。
褪去大佬爬车顶的荒诞戏码,撕掉参数内卷的科技滤镜,上海车展落幕了,但新的行业风潮正在翻涌。从“眼球经济”到“用户视野”,汽车制造正在回归商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