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详情

AI也要“模拟人生”?或许游戏NPC比你更懂人性 | 玩点好的

刘崇江2025-04-14 08:00
本想撮合两个NPC结婚,结果其中一人在AI思考下突然辞职流浪,另一个沉迷了炒股!

‍‍文 | 刘崇江‍

编辑 | 刘士武

这个周末,华北地区将迎来罕见的极端强风天气,很多朋友可能已经准备在家刷剧或打游戏了。最近,「36氪游戏」编辑部的小伙伴们体验了一款很像《模拟人生》的新游——《inZOI》,也许能成为大家周末的游戏选择。

《inZOI》游戏海报

在解析这款游戏之前,我们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AI能不能取代人类进行创作?这大概是近两年人们最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是这款游戏最大的争议之一。

目前的观点也大概可以分成两派:反对方认为,AI没有生活经验,并不能真正理解人类的情感,所以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创作。但支持方的观点更为直接:既然你说AI不能理解人类,那好,我只要把AI放进一个虚拟世界里,让他生活一段时间不就好了?

如果放在以前,支持方很容易就受到这样的反驳:你说得倒是轻巧,但上哪儿去给AI弄一个虚拟世界?

不过现在,AI可能真的准备好“模拟人生”了。

雄心勃勃的挑战者,“模拟人生”赛道的新血液

2025年3月28日的《inZOI》正式上线。而这款游戏最令人瞩目的特点,就在于它利用生成式AI创建虚拟数字人物,构建了“智能NPC”。

有玩家就曾分享经历:“我本想撮合两个Zoi结婚,结果其中一人突然辞职去流浪,另一个则沉迷炒股——我的月老计划彻底泡汤!”

正如开发者所言:“我们不想让NPC只是重复脚本,他们应该像真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

制作人金亨俊有着丰富的游戏制作经验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在《inZOI》发售之前,“模拟人生”类游戏技术停滞已久——甚至在2024年9月,连EA都宣布“不会再推出《模拟人生5》。

《inZOI》凭着技术革新的精神,在发售之前便成功登顶steam愿望单榜首。上线首日,最高同时在线人数更是达到了8万多人,成功跻身Steam平台热门游戏榜单前列;并且在1万多条评论中,收获了83%的好评。

《inZOI》Steam页面

在拼得”头破血流“的各大游戏赛道中,只有一类赛道显得格格不入:大鱼几乎吃掉了所有的蛋糕,甚至能够以自身的存在,来定义这类赛道的名称——「模拟人生类游戏」。

原因无他,《模拟人生》系列走的实在是太远了。自1999年首次亮相以来,EA旗下的《模拟人生》系列就一直被奉为行业标杆。至今,更是已发售4部作品——《模拟人生4》这一部作品,就推出了超过90个内容拓展包。仅仅是买下所有的内容拓展包,都要花费上千元。

历经四代的发展和无数内容拓展包的更新,《模拟人生》系列几乎填满了玩家想得到、想不到的每个角落。后来者不说超越,仅是比肩,都变得无比困难。

游戏《模拟人生4》

例如,P社的《Life By You》就曾凭借豪华的开发阵容,而被寄予厚望;《Paralives》也因为自己独特的画风,在这两年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不过,挑战老大哥可没那么容易——“模拟人生”类的游戏,不仅不好做,还可能做不出来:

“去年6月份,P社突然宣布《Life By You》取消开发,项目此前已经经过多次跳票,最后也没能救回来;《Paralives》从首次公开至今如今已经过去六年,官方虽然宣布2025年会放出EA版,但能否如约面世还是个未知数。”

最后,《inZOI》成了唯一正式登台的挑战者——垄断了该类型二十多年的《模拟人生》,终于遇到了像样的对手。

“AI+”成为《inZOI》的解题思路

头部产品断档10年的品类,要如何走出第一步,是完全未知的事情。为了在被《模拟人生4》垄断的行业里分得一杯羹,《inZOI》打出的第一张牌是“AI+”——它对AI的应用可以说融入了方方面面。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Smart Zoi”系统。《inZOI》利用的是NVIDIA ACE技术来构建智能NPC——它们不仅能像传统 NPC 一样执行预设任务,还能通过 AI 技术展现自主性和人性化行为。

《inZOI》游戏图片

这些角色拥有独立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行为,能够根据周围环境和事件动态响应,为玩家提供一个更真实、更深度的模拟生活体验。例如,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外向的NPC会主动搭话,而内向的NPC则会默默走开。

而在官方的详细介绍中,Smart Zoi的功能主要涵盖了以下四个方面:

①动态行为与互动:

每个 Zoi 都有自己的个性、动机和生活目标;它们会自主适应环境变化,例如根据时间安排作息或根据事件调整行动;玩家与 Zoi 的互动会影响其行为。例如,Zoi 可能因为玩家的决定改变生活方式。

②真实的社会模拟:

上班、社交、购物、参与社区活动等;根据玩家的游戏世界设定,Zoi 可能加入玩家设计的故事线,参与复杂的社会情境;Zoi 在城市中的行为类似于真实的社会人群。

③生成式叙事:

Smart Zoi 的 AI 驱动的动态叙事让每个玩家的游戏体验都独一无二;不同的 Zoi 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和事件,推动游戏世界的故事发展。

④高沉浸感的交互:

通过语言模型,玩家可以与 Zoi 进行类似真人的对话;Zoi 能理解玩家的指令,并对其行动产生合理的反馈。

《inZOI》游戏图片

开发者如是评价自己的新技术:“希望通过英伟达的技术,为玩家们提供一个崭新的城市构建视角与参与方式,让玩家有机会真正参与到城市的生活中,用各种方式体验这个模拟城市的生动与变化。”

落实到具体的游戏中,在主页面的设置选项里,玩家可以看到“智能zoi”的开关,打开之后,NPC即可根据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等多种参数,来进行动态的判断,从而实现更为复杂的行为逻辑。

例如,对普通NPC而言,饿了才会出现进食的动作,但是如果是个智能NPC,他则会根据自己今日的形成了灵活的调整自己的行为。例如,为了中午去逛美术馆,NPC可能会出现提前吃饭的情况,而此时Smart Zoi选框也会对这一“异常行为”进行解释。

除了表层的行为逻辑之外,smart zoi在情感逻辑上也有不错的表现。例如,在B站UP主“sims阿咪”的一期实测视频中,她在观察NPC家庭时,遇到了一户“奇怪的人家”:家庭积蓄极少,父母都处于无业状态,且争吵不断;唯一的女孩还在上学,也时长处于悲伤之中。直到最后才揭开了真相:这户人家刚刚才经历了丧子之痛。

《inZOI》游戏图片

尽管NPC的逻辑合理性还有待提升,例如,父母一出门就会去逛精品店,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感情角度,都是难以理解的。但相比于《虚拟人生4》中人物死亡的潦草收场,《inZOI》在这方面可谓说是迈出了一大步,让NPC有了更多的“活人感”。

而除了观看NPC的人生之外,玩家也可以使用“Zoi Pen”工具来与NPC进行交互。在输入了100字以内的指令之后,玩家就能直接影响到NPC的人生目标。因此,你不仅可以帮助刚才的绝望父亲走出阴影,还可以让其他NPC变成“你想让他成为”的人。

例如,如果输入“你梦想成为好莱坞明星“,那么该 NPC 余生便会致力于成为”好莱坞明星”;反之,输入“你想不计后果地找别人打架”,那么它便会成为恶霸人物。

《inZOI》游戏图片

“AI+”游戏的“阿喀琉斯之踵”

然而,高智能AI的“聪明”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画面精度。以最新的RTX5080显卡为例,一旦开启了Smart Zoi功能,画面精度就会受到影响,画面帧率也从120骤降至45;而某玩家在测评中指出,他的4090B显卡在某些场景中,会直接降到20帧;3070显卡在人多的场景,更是会变成PPT般的灾难性卡顿。

《inZOI》游戏配置表

在B站,《inZOI》因此被网友称为“显卡杀手”。尽管在游戏的Smart Zoi设置中,开发者提供了更为细节的选项,例如在城市范围内应用、在屏幕范围内应用、队列限制。但是从结果来看,这些降低显卡压力的“贴心方案”似乎用出并不大。

此外,Smart Zoi的智能程度同样受到质疑。以NPC的情绪系统为例,开发者虽然为角色设置了十几种情绪状态,但是,人物的情绪变化却缺乏变化的过程:“前一刻还在微笑的角色,可能仅仅因为踩到水坑就瞬间暴怒,就好像患上了精神疾病一样。”

又吃显卡、又不好用——说到这一切的根源,就不得不回到蓝洞公司所提出的“GSLM”技术上了。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LLM”技术。

大语言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人类的语言认知和生成过程

Deepseek、Chatgpt等AI工具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的方方面面,它们都是基于一种叫LLM(large language model,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实现的。但因为这些模型很庞大,消费者级的电脑难以承担它所需的计算量,往往都是架在开发公司的大型专用服务器上。因此使用者的每次提问都需要借助网络,才能与开发公司的服务器进行连接。

但是如果这一切都发生在游戏里,就意味着玩家就必须时刻都连接到网络,且随着在线峰值人数的变化,响应速度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卡顿。

因此,蓝洞公司自己开发出了一个轻型模型,也就是上文提到的“GSLM”系统——Gaming small language model,直译过来就是“游戏向的小语言模型”——它可以直接安装到玩家的消费者级的电脑中。

以《inZOI》中担任新手指导的psycat为例,它以一只小猫的形态出现,你可以使用自然语言问它任何问题,它都能做出回答;除此以外,开启Smart Zoi后NPC的各种行为逻辑、自主判断也都是基于“GSLM”。

《inZOI》中担任新手指导的猫猫

在大语言模型的游戏轻量化运用方面,《inZOI》迈出了第一步。虽然最终的效果不尽人意,但在今天,这几乎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总而言之,《inZOI》试图凭借最新的AI技术,来打破“模拟人生”类游戏的瓶颈;但是,它却又不可避免地落入了“技术的陷阱”——这或许是所有先行者的悲哀与使命。

结语

1946年,人类的第一代通用计算机“ENIAC”诞生。它是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长30.48米,宽1米,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而今天,我们最轻的一台电脑只有不到700克。

人类的第一代通用计算机“ENIAC”

小型化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方向。它往往意味着一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百姓家、从科研走向市场;而游戏发展的历史也告诉我们,消费与科技历来相辅相成——《inZOI》的尝试,无疑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更多可能性。

如果有一天,AI真的能模糊掉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的边界,VR与脑机接口真的能实现,那么,那个被我们所展望的、遥远的、模糊的“真·人工智能时代”,或许也就并不遥远了。

这些听起来很虚无缥缈?没关系,至少这个周末,还没体验《inZOI》的朋友们可以行动起来了!‌‌

本文首发自“36氪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