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接入DeepSeek,腾讯元宝“驱虎吞狼”
文|王毓婵
编辑|乔芊
最近几天,互联网公司的新潮流是纷纷将自家产品接入DeepSeek。在这股潮流之中,微信的加入尤其令人关注。
2月15日,微信搜索开始灰度测试“AI搜索”功能,为微信搜索功能接入DeepSeek-R1模型。被灰测的用户,可在微信搜索框中点击“AI搜索”,即可免费使用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
作为一个有着13.82亿月活跃用户(微信与WeChat合并)的超级应用,微信与DeepSeek的合作意义非凡。而且,腾讯一改往日“敢为天下后”的谨慎风格,凑了这次热闹,这也让人有些意外。
灰度测试开始后三天,双方的合作还在深化。2月18日,36氪获悉,腾讯内部紧急协调部署调用“元宝”支持微信搜索,为用户提供更多入口和选择。腾讯元宝,是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的AI应用。
腾讯方面表示,“近期微信搜索灰度测试AI搜索,用户对DeepSeek模型的使用热情远超出预期。从今天开始,尚未被灰度到AI搜索的用户,点击微信对话框顶部的搜索栏,进入微信搜索,将有机会在页面中看到‘下载元宝(体验DeepSeek-R1)’”。
通过腾讯元宝,用户可以免费使用DeepSeek-R1满血版、DeepSeek-V3、腾讯混元深度思考模型T1以及腾讯混元通用模型Turbo,不仅支持深度思考,也支持快速输出答案。
另外,在微信内和元宝App内,得到DeepSeek的回答后,也都支持一键将问答过程分享给微信好友,在对话框里以卡片形式展示。
深度求索(DeepSeek)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中国公司,致力于研发和提供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和多模态AI技术。该公司自从今年1月推出开源大模型DeepSeek-R1以来,一直处在舆论关注的风口浪尖。微信用户对这一新技术的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对微信重磅新功能的关注——微信指数显示,春节期间 “DeepSeek” 的搜索热度是 “微信小蓝包” 的5倍之多。
对在C端竞争中稍慢一步的腾讯元宝来说,接入DeepSeek远不仅是为了“丰富用户体验”那么简单。
微信接入DeepSeek,将带来什么影响?
腾讯与深度求索的合作,被外界解读为“把13亿用户搬进了DeepSeek”、“生态大扩容”或“变革到来的信号”。考虑到全民社交软件的影响力,大家做出这样的判断也是合情合理。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微信内的灰测功能,看起来还远不成熟——在微信内使用 AI 搜索,不仅无法理解上下文,不支持多轮对话,也不支持上传各种文件内容辅助提问与搜索,甚至不支持查看历史问答记录。
一句话来讲,对于真正需要使用DeepSeek的人来说,直接去应用商店下载一个DeepSeek会比在微信里用“AI搜索”体验好得多。
关注互联网和AI的科技作者卫夕调侃,这次DeepSeek的接入微信搜索,从产品层面准备之仓促,就好像是“用透明胶将DeepSeek粘到了微信搜索上”。唯一能体现产品经理存在感的两个feature:一是搜索结果支持分享、二是输出结果之后有“推荐问题”。
他认为,微信如此快地推出了一个并不成熟的功能,最大的可能性是,团队想低调地快速练兵以获得反馈,所以才会将它设计得“深入口、浅体验”。但微信本身“超级App”的地位以及DeepSeek近期超高的热度,使外界放大了对新功能的关注,高估了这一功能的短期影响。
但是,对新功能也无需唱衰。因为从长期来看,二者的合作仍然意义非凡。
“DeepSeek本身作为一个独立App的一个杀手锏核心是‘深度思考’+‘联网搜索’。”卫夕说。“任何接入DeepSeek的App在‘深度思考’思考上没有能力差距,和体验层的核心差异在于‘联网搜索’。”所以,知乎接DeepSeek、雪球接DeepSeek、小红书接DeepSeek和微信接DeepSeek,同样一个问题,由于数据源不同,答案是不一样的。
微信接入DeepSeek,是进一步打破APP信息孤岛,带来了公众号生态积累的宝贵资产。另外,微信本身的社交属性,也更利于DeepSeek在这里培养用户跟AI机器人对话的习惯。
“我们简单开一个脑洞——如果这个AI对话机器人直接向个人通讯录开放,让不同的AI智能体变成你随时聊天的好友,体验增量会比现在的纸糊产品提升一个数量级。”卫夕说。
至于离钱更近的“AI帮用户做消费选择”的畅想,现在谈论它似乎还为时尚早。
2月18日,有博主称,腾讯的智能助手元宝在使用DeepSeek-R1时,在回答中有疑似包含广告信息。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评论区进行回应:“理论上不应该,已经让技术去查了”。随后,张军进一步解释道,问题的原因是回答参考了“58到家家政保洁保姆月嫂搬家”公众号的避坑内容,而此内容可能来自于联网搜索,导致了广告信息的偶然嵌入。
大厂还要继续做自研大模型吗?
腾讯对DeepSeek的接纳,令人不禁猜疑集团对自家混元大模型接下来的规划。在一个超级产品已经出现并迅速吃下市场之后,大厂自研大模型应如何自处?
DeepSeek横空出世,几家早已部署AI大模型的巨头公司都快速摒弃了“保护主义”——百度、阿里云、华为和腾讯相继接入了DeepSeek,而字节豆包还在观望。
字节的犹豫是有理由的。在DeepSeek出现之前,字节旗下AI助手豆包是中国月活跃用户最多的AI对话应用,其次是Kimi、文小言。而阿里通义和腾讯元宝排名垫底。
DeepSeek使得C端用户体验AI的需求暴增,几个在C端做得没那么好的大厂自然就“从善如流”地接纳了DeepSeek,而原本有机会成为第一的豆包显然还不想轻易认输。
在最近的2025年字节跳动全员会上,字节跳动CEO梁汝波说道:“DeepSeek-R1创新点之一的长链思考模式并不是业界首创,2024年9月OpenAI发布长链思考模型、成为行业热点后,字节就意识到技术重大变化,但‘没有觉得要马上复现出来’...... 现在回头看,如果一开始重大问题就争先,我们有机会更早实现。”
浙商证券报告称,字节跳动2024年在AI领域的资本开支达800亿元,接近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家的总和(约1000亿元)。梁汝波表示,2025年,字节跳动的AI业务将追求“智能上限”、探索新的交互、加强规模效应。可以预见,有7000多万月活跃用户的豆包还要与DeepSeek在C端继续竞争。
在C端暂时落后一步的腾讯元宝在此时接入DeepSeek,也算是“驱虎吞狼”的一步险棋。今年初的年会上,马化腾表示,腾讯会持续投入资源进行算力的储备,希望各个BG都能拥抱大模型的产品化落地场景,目前包括微信、QQ、输入法、浏览器等产品都将推出AI智能体。
巨头公司能打破创新魔咒,在下一场竞争中超越DeepSeek吗?卫夕表示,腾讯复杂而庞大的产品生态需要混元的多模态能力(比如广告创意生成),而多模态恰恰现阶段还是DeepSeek的短板。
“所以我谨慎地认为,腾讯不会减少对自研基座模型的投入力度,而更多是鞭策他们在资源充裕的支持下,以更高的效率拿出更多指标领先的‘硬货’。”卫夕说。